【主题教育】
弘扬援疆援藏精神 汲取奋进发展力量
5月16日下午,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北京世纪坛医院召开“弘扬援疆援藏精神 汲取奋进发展力量”援疆援藏工作交流会。2022年度博士服务团成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马晓蓉、2021年度援疆干部超声科顾小宁、2022年度援疆干部病理科石峰、2021年度援藏干部总务处吴泊虎进行了专题汇报交流。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静主持。
陈静副书记说,援派同志在支援期间,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医疗质量控制、学科建设、科研教学、行政管理、技术帮扶、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做好“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圆满完成援派任务。
马晓蓉:己虽微薄 使命光荣
马晓蓉同志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期间,任党委委员、副院长、呼吸中心主任。她介绍到,第八附属医院承担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传染病救治工作,是结核病、艾滋病、布鲁氏杆菌病等定点诊断与治疗医院。在支援期间,她给第八附属医院的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推动,辅助医院申报、立项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并将首都较高质量的医疗和科研水平传送到了西部,帮助医院提升科研教学能力。
顾小宁:第十批援疆我们共同走过
顾小宁同志于2021年3月抵达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任超声科主任。援疆期间,顾小宁积极开展医疗和教学工作,运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带教方法,带出了一支技术过关的超声队伍。一年来,检出了多种胎儿先天畸形,实现了和田县人民医院胎儿畸形检查“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时至今日,顾小宁依然利用业余时间,与和田县及乡镇医院的医生们开展远程视频指导和会诊,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世纪坛人无私奉献的理念带到了祖国边陲。
石峰:坚固和田病理 搭建友谊桥梁
石峰同志于2022年3月赴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工作,担任科主任职务。援疆期间,石峰积极推动病理科学科建设,完善落实科室制度,进一步保障病理科工作高质量运行,围绕着“师带徒”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医技队伍建设。她根据病理科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梯队发展规划,因人而异制定了现场教学和线上教学计划,大大提高了和田县病理科的临床病理诊断能力。
吴泊虎:一年援藏路,一生援藏情
吴泊虎同志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担任总务科主任,主要负责医院后勤基础运行保障和建设等工作。他克服了高原气候环境的不适,完成了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建城东分院区设备安装和运行巡查、消化内镜室重新规划改造,参与拉萨市方舱医院建设和地方组织的帮扶活动等多项工作。同时,他还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授人以渔”,建立后勤管理智慧化运营机制,从理念、技术等方面提升拉萨医院后勤人员的工作理念和专业技术水平。
四位同志分别感谢了院党委、科室和同事们对他们援助期间的关心关怀,是医院党委强有力的支持,才使他们能够在前线安心工作、全力奉献。他们声情并茂的分享也深刻打动了在场的同事们。
陈静副书记表示,四位同志援助期间正值疫情,他们克服了西部的艰苦环境和种种不便条件,从柔弱女子、文艺书生,成长为有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医务工作者,展示了世纪坛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最后,院党委书记陈航总结说,开展援助工作以来,我院共派出34名医务工作者,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重大政治任务。西部地区虽艰苦,但我们缺氧不缺精神,我们的援派干部在工作中凸显出来的勇气、责任和奉献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科室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培养青年人才,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优秀工作者的良好带动作用。希望医院每位职工把宝贵的援疆援藏精神融入到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有为的干劲,在主题教育工作中建新功。
(图片:高璐;荐稿:赵京)
上一篇: 旧貌换新颜(之六) ——北京世纪坛医院援瓦医疗队完成驻瓦家园重建
下一篇: “减去重负 享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