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用患者满意度调查筑起医患“桥梁”

发表日期:2023-07-05 来源:患者服务部 本页责编:李春慧,范晓,左彦

“您再仔细想想,住院期间还有什么让您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吗?”

“还真有一处我不太满意,就是咱们这个灯,就在我病床头顶,一开灯,晃得我眼前都有黑影。”

图片1.jpg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有三种方式:通过世纪云APP填写问卷、电话回访、与患者当面访谈。其中与患者进行当面访谈,是最能直观感受到患者情绪的渠道,是最直面医患问题的岗位之一,也是在萌芽阶段就能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患者服务部的郑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每天穿梭在医院的病房和各个诊区,手中的问卷上是客观的文字,但郑颖却总是带着一颗火热的心。17年里,她共计完成患者满意度调查超过10万份。

图片2.jpg

“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多切换视角才能有效沟通。”

在直面患者的不满意时,善于沟通就变得格外重要。一位化疗患者对于病房管理政策不理解,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进来探望,郑颖会耐心向她解释:“让您的家属进,就也得让别人的家属进,来的人一多,造成病毒传播的风险就高。本来病人免疫力就弱,谁也不想增加危险,延长住院时间对不对?”当患者提出对饭菜不满意时,她一边如实记录,一边安抚患者情绪,回过头再与患者食堂交涉。有时碰到患者情绪低落,没有心情进行访谈,郑老师会充分施展自己的幽默,对患者进行疏导劝慰。往往她从病房出来时,已是一片欢声笑语。

图片3.jpg

“这份工作真的挺看责任心的,我的标准就是我得让自己心里过得去。”

在患者回答完问卷上的常规问题后,郑颖常常像开头那样,再向患者追问一句。在得知灯光这个细节后,她找到了病房的护士长,提醒护士们在开灯前先跟患者们打个招呼,给大家提前准备的时间。

十万次的患者访谈,每一次郑颖都会仔细地询问、倾听患者,并试图从中发现问题。她说,她的目的不是去给各科室扣分添堵,而是希望能通过她的工作,实现患者服务的真正改善。

收到郑颖提醒的护士长也非常感谢,她一直和护士们强调,任何操作前要先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这次又增加了“开灯提醒”这个小细节,服务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只要多换位思考,就能大大改善服务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图片4.jpg

“做患者满意度调查的作用,就是筑起医患之间的桥梁。”

郑颖的工作只是患者满意度管理其中的一个环节。她深知,只有形成有效闭环,患者满意度工作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世纪坛医院一直致力于建设PDCA模式下的患者满意度管理——Plan预期将要达到的目标,Do制定、实施解决方案,Check评估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Act将成功的经验标准化。今年,患者服务部更是加大力度,实现了全流程患者满意度的闭环和信息化。

在未来的工作中,患者服务部将通过信息手段增加数据来源,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利用,同时,进一步畅通临床科室的沟通渠道,制定有效整改机制,努力实现以患者满意度管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