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说】
流感季,应该做哪些检查?
北京世纪坛医院 医学检验科 刘娜(副主任医师)
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流行,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通常表现为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等。呼吸道病原体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等特点。由于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可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尽相同,所以及时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鉴别呼吸道疾病类型,非常重要。检验报告上的项目这么多,该如何选择和分析呢?今天,检验医师带您了解几种常见病原体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造成全球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人群普遍易感,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1)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高,能区分病毒分型和亚型,病毒核酸检测比抗体检测更敏感,可用于早期诊断。
(2)病毒抗原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实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对于发病初期1-3天,检测病毒抗原的临床意义较大。其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间较短,但相比核酸检测,不能区分甲型流感病毒分型,且敏感度相对较低,实验易受外来物质干扰,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风险,抗原检测阴性不能排除感染。
(3)病毒抗体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血凝抑制实验和中和实验,但因操作繁琐,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上未常规开展。还有采用免疫捕获法原理检测流感病毒IgM抗体,该方法优劣与抗原检测相似,仅适用于定性试验和辅助诊断,且血清抗体有窗口期,抗体产生有滞后性,不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4)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流感病毒的“金标准”之一,但培养时间较长,较少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
这些病毒均好发于儿童,今天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它们:
副流感病毒主要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体;腺病毒感染可表现为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体;鼻病毒则被认为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
(1)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用于早期诊断,但与抗原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相比,对检测技术和条件要求高,操作步骤较多,耗时稍长。
(2)病毒抗原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较短,但是相比核酸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抗原检测阴性不能排除感染。
(3)病毒抗体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中和试验因操作繁琐,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在临床上较少使用。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测定,凡恢复期血清中IgG抗体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者,有诊断价值,对早期诊断意义较小。
(4)病毒分离培养: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培养时间较长,操作复杂,较少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肺炎支原体:
(1)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DNA或肺炎支原体RNA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适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
(2)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5天出现,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常用检测方法有颗粒凝集法和胶体金法。颗粒凝集法检测单份血清抗体浓度≥1:160 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的标准。胶体金法适合门急诊患儿快速筛查,阳性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则不能完全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
(3)肺炎支原体培养: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培养需要特殊条件且生长缓慢,较少用于临床诊断。
肺炎衣原体:
(1)病毒核酸检测:包括肺炎衣原体DNA或肺炎衣原体RNA检测,敏感性高,对早期快速诊断有重要意义。
(2)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常见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常在感染后2周出现。对于初次感染肺炎衣原体的患者,IgM 升高明显,对于重复感染,IgM 很难检测到,应结合IgG和IgA 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3)肺炎衣原体培养:肺炎衣原体不能体外培养,需要在呼吸道来源的细胞系中集中培养,操作较繁琐,很少应用于临床诊断。
2019新型冠状病毒 :
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
(1)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主要方法为荧光定量 PCR 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2)病毒抗原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快捷等优势,其敏感性与感染者病毒载量相关,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
(3)病毒抗体检测:主要为胶体金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点,但感染1周内阳性率较低且无法进行定量。
(4)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等可分离、培养获得病毒。但其培养条件要求严格,培养时间较长,很少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如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鉴别呼吸道疾病类型,以便更好地开展对症治疗。
专家介绍
出诊科室:医学检验科
(荐稿:王爽)
上一篇: 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吃火锅?
下一篇: 关爱生命 从心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