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如何破解髋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魔咒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陈雪丽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近日,多地迎来降雪,温馨提醒老年朋友们外出时注意防滑,预防跌倒。据调查,我国每年老年人因跌倒导致的髋部骨折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且呈现逐年增加态势。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约为10%-20%,1年死亡率高达20%-30%,且医疗费用昂贵。而在存活者中高达50%的老人致残,约有35%的髋部骨折患者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髋部骨折之所以最为严重,是由于骨折后的老人需要长期卧床,缺乏运动,久而久之带来一系列并发症。

图片6.jpg

目前,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已成为国际共识和备受推荐的治疗方法。但是,单纯手术治疗就可以帮助老年人安全度过“鬼门关”吗?下面我们来分享两个真实病例的治疗过程,同样的遭遇,却有不一样的结局!

病史资料1号:男性,80岁,既往高血压病,血压控制良好
本次跌倒前,独立行走,活动正常
2号:男性,80岁,既往轻度老年性痴呆
本次跌倒前,独立行走,活动正常
诊断跌倒;左侧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治疗常规治疗+卧床静养常规治疗;3天后转到康复科康复治疗
结局1周后并发肺部感染转到呼吸科继续住院治疗3周,出院时卧床状态、虚弱……康复2周后,恢复独立行走,出院回家

上述两个高度相似的病例,结局截然不同,让我们认清了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分享一下关于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关键点。

1、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需要及早手术,对吗?

对!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和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提高功能状况,降低死亡率。

2、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卧床静养一段时间,对吗?

错!髋关节置换术后及时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最大程度恢复和维持患者的功能,延迟康复往往会导致功能受损、住院时间延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严重者难以恢复萎缩的肌肉、易引起肺部感染等疾病。术后,应尽早开始坐起和下床活动,如患者的全身状况允许,应在术后24-48小时内在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开始康复。

3、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回家自行锻炼,对吗?

错!一般不建议自行锻炼。跌倒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数为高龄老年人,常常存在多种慢病、衰弱等,术后易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谵妄(一种发作性的脑功能混乱状态)等,病情复杂,建议术后接受规范的专业康复治疗。

4、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仅仅锻炼手术的髋关节就可以,对吗?

错!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应仅局限于骨折肢体的功能评估和训练,而要对老年人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这需要由骨科医师、内科或老年科医师、康复科医师和治疗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制定康复方案。

5、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负重会增加内固定失效的风险,对吗?

错!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建议由专业人员综合评估心肺功能、全身和骨折局部状况,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早期让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具体的康复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功能状况来制定,持续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可加速功能恢复,不会增加内固定失效的风险。

综上所述,正确对待老年人跌倒后的髋部骨折,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术后早期接受正规的、连续性康复治疗,多学科团队和家属、患者共同努力,就可以破解“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魔咒,恢复老年人的活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