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轮椅,您选对了吗?

发表日期:2024-02-01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屠建莹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轮椅是肢体伤残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需求,也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不可缺少的工具。乘坐轮椅时,承重的主要部位为臀部坐骨结节、股骨、腘窝和肩胛骨这些部位及周围软组织。选择一部合适的轮椅,不能只考虑材质、样式、价格,更要根据患者身材和需求进行个体化适配。

选配轮椅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轮椅宽度:坐上轮椅车后,使用者双大腿与扶手之间应有2.5~4cm间隙,约二手指宽。如座位过宽,双臂推动轮环时伸展过大,易疲劳,身体不能保持平稳,轮椅车通过狭窄空间亦有不便;如座位过窄,会压迫或磨损臀部及大腿外侧皮肤,上、下轮椅车亦显局促。

未标题-1.png

2.轮椅长度:坐上轮椅车后,座面的前缘应距离使用者膝后6.5cm,约4指宽。如座位过长,会顶住膝后而压迫血管与神经组织,并磨损皮肤;如座位过短,会使臀部承受的压力增大,引起不适、疼痛、软组织受损及压疮。对大腿较短或有髋、膝屈曲挛缩的患者,建议使用短座位较好。

未标题-2.png

3.靠背高度:通常情况下,靠背的上缘应在腋下10cm左右,约手掌宽。靠背越低,身体的上部及双臂活动范围越大,功能活动越方便,但支持面小,影响躯干的稳定性;反之,靠背越高,支撑面大,稳定性好,但会影响功能活动。对于颈部控制能力差的患者,建议选用高靠背配头枕的轮椅。

未标题-3.png

4.座位与脚踏板的高度:二者应相互协调,如座位高,脚踏板相对就低,反之脚踏板就高。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坐在轮椅车上,双下肢放于脚踏板上,此时大腿下部前1∕3处高于座面前缘约4cm,约2指宽。如座位过高或者脚踏板过低,会造成双下肢失去支托,下肢悬空,身体不能维持平衡;反之,座位过低或者脚踏板过高,会使臀部承受全部重力,造成不适,久之臀部软组织受损;同时,使用者在操作轮椅时会十分吃力。

如座位和脚踏板同时过高或同时过低,都会增加老年人在操作轮椅车时的困难,前者是轮椅车不能靠进桌面,影响功能活动,后者易碰撞地面,行动受阻。

未标题-4.png

5.扶手高度:坐下时,上臂垂直,肘关节屈曲90°时,肘关节最低点上方2 .5cm就是扶手合适的高度。适当的扶手高度有助于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平衡,并可使上肢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劳。扶手太低,则需要上身前倾才能获得支撑,不仅容易疲劳,也可能影响呼吸。如有上肢瘫痪,手臂维持姿势困难,建议使用轮椅桌板,支撑上肢。


北京世纪坛医院康复医学科已开展轮椅适配测量服务,我们可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功能障碍、康复需求、家庭及工作环境、经济状况及特殊需求等,给予专业建议,帮助患者朋友选择合适的轮椅。此外,在使用轮椅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轮椅上站起或坐回轮椅前,应拉起双侧手刹,确认制动有效后,方可进行转移;

2.照护人员推轮椅遇到障碍时,可用脚踩踏轮椅座位后下方的黑色踏板,通过杠杆原理翘起前轮,轻松越过障碍;

3.推轮椅下坡道时,建议反向退下,即面向坡上,以提高安全性;

4.前轮直径大,越障碍相对容易,但灵活性稍差,前轮直径小,灵活性好,但跨越障碍能力相对差些,可依据自己使用场景,选择合适轮椅。

5.如考虑使用电动轮椅,应评估使用者的视力、听力、判断能力,据上肢操控能力,调整操作手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