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精益求精。2009年的6月份的一天,平车推来一个面色苍白、四肢高度浮肿、腹水、胸水、重度贫血、高血压、身形瘦弱的11岁小男孩——巴义拉,他是幕名特地从蒙古国乌兰巴托,由他父母带过来就医的。当他被搬到病床上的时候,由于心衰、肺水肿已经不能平卧了,只是非常吃力地睁开了下高度浮肿的眼皮,血压已达到200/140mmHg,呼吸急促,频率达到40次/分,病人情况非常危重。
阿民医生接诊后经检查,诊断为移植肾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Ⅰ型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当机立断,给予紧急床边血虑、强心、吸氧……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抢救,小巴义拉的病情逐渐转危为安,父母惊恐、疲惫的脸上终于绽放出欣慰的微笑,含着泪握住阿民医生的手一次又一次地用蒙语说:“谢谢!谢谢!”在场的所有医生、护士及其他病人、家属都为这个特殊的家庭深深地感动了。
病情平稳后的巴义拉一直沉默寡言、看上去很悲伤,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在饮食上特别挑剔,这个生长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只习惯吃牛羊肉的蒙古少年,不但不吃所有的中餐,连北京的凉开水都不喝——他不习惯消毒剂的味道。每天只能吃饼干、干吃面,喝矿泉水,因进行隔日一次的血液透析,消耗大量的体能,使小巴义拉的体质每况愈下,也许是因为长期疾病困扰,11岁的小巴义拉好像比正常的同龄人更懂事和坚强,从来没有大哭大闹过。相反,常常能看到偷偷地摸眼泪,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阿民医生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和他爱人商量,每隔1-2天就送一锅用矿泉水煮好的手把羊肉或牛排,放在科室的冰箱里,供他食用,同时,也给小巴义拉买了很多玩具、文具和水果等等。就这样,调理半个多月后,小巴义拉的体质明显得到了改善,心情也开始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时不时地对大家说一句:“你好”,尽管他还不知道“你好”是什么意思,医生护士都很高兴。看到每天都有康复出院的病人,渐渐地,小巴义拉对自己的病情有了一定的了解,自信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开始和他的父母谈论康复后的上学问题。
在阿民医生无微不至的关照下,小巴义拉住院20天康复出院了,在他出院那天,全科特地和他留了个影,小巴义拉的父母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他们含着泪激动地用蒙语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你们的关照,没有你们的关照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有一次,外科病区收治了一个来自山东的肝脓肿老年女性病人,病人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最高达到40℃左右,在北京辗转几家大医院,经过严格的内科治疗无效后,由我院急诊科送入外科。当时正在家中休息的阿民医生,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医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阿民医生发现该病人除了肝脓肿、肝区疼痛、腹胀、咳嗽、咳痰、发热及特别的虚弱外,同时伴有严重的Ⅱ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肺内感染、尿少及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底下,只有7万/L,病情既危重又复杂。
此时已是21点40分,病人住院不到2小时。阿民医生和当班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向病人家属如实告知当时的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决定暂不做手术,继续严密观察病情,进一步完善各种检查。于是,边紧急请相关科室会诊,边备皮、备血、连夜申请血小板、留置胃管、尿管、通知手术室,一条条医嘱有条不紊地下达着。
当24点的钟声刚响过,病人的第二批化验结果也全部一张张地汇聚到阿民医生面前,化验结果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只见血小板由原来的7万/L降到了3万/L多!同时,病人前胸心电监护用的小电极片下面已出现了淤血斑点,这个可怕的现象表明该病人随时都有出血的可能了,尤其是咳嗽时产生的颅内压的瞬间波动都有可能导致致命的脑出血!
当时阿民医生脑子里只闪过一个念头:这一定是感染中毒造成的血小板的破坏,不做手术病人只有死路一条,做手术还有一线希望!阿民医生向病人家属再次简短告知当时的情况后,当机立断,将病人推进了手术室。
阿民医生采用了右肝手术不推荐用的上腹部正中切口,这种切口不横断腹肌,出血少,但显露异常困难,最终手术是在B超引导下,自右肝抽出约50ml脓汁,病人的心率立刻由每分钟160次降到每分钟100以下,整个手术出血不到100ml。第二天,血小板就升至10万/L,家属更是雀跃欢呼。两周后,病人痊愈出院。后来,有人问阿民医生:“当时如果手术失败了,怎么办?” 阿民回答说:“当时来不及想那么多,只想救命。”
阿民医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义务蒙语翻译,在全院范围内,当医护人员和营养科的工作人员与蒙族患者语言沟通出现障碍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阿民医生,而阿民医生不管多忙、多累,也不管白天、深夜,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过来解决问题,他还帮助病房护士制作了蒙汉常用对应卡片。
不论是节日还是假日,阿民医生总是每天都来看望病人,对病人的病情给予高度的关注,每年加班天数无法计算。这么多年从来没休过假,因为总有一些特殊的病人,如语言不通的病人需要他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