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服务暖人心 一面锦旗表谢意
2018年7月10日,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上演了温馨的一幕“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的医术,服务让我既放心又暖心,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说话的是一名中年男性,他是曾经住在神内监护室的患者--我们都亲切的尊称他“韩叔叔”。他将一面饱含感激之情,印有“医德高尚 妙手回春”八个大字的锦旗送到神经与精神科,并衷心感谢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舒心照顾。
2018年4月23日,凌晨4点,年仅58岁的韩叔叔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还伴有头晕恶心,说话表达不清,活动也失灵,随后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家属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做完基本检查,韩叔叔被诊断为脑出血,情况十分危急,急诊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告知家属随时有死亡危险,即使万幸抢救回来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言语、吞咽等障碍,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植物人”,让家属做好思想准备。一旁的妻子蹲坐在地上早已然泣不成声。“他才58岁,刚刚退休,他还答应我等我退休,我们一起到处看看,好好享受晚年时光,他答应过我要一直陪着我……”,这时神内值班医生张运匆匆赶到扶起患者家属,安慰道“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振作起来,您爱人的病情十分危急,必须马上做手术”,此时在一旁的韩叔叔儿子,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眼神十分坚定,用力握着张运医生的双手,哽咽道“医生,用最贵最好的药,一定要挽救我父亲的生命,求求您,救救他”,“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张运医生说罢,随即为韩叔叔紧急开辟绿色通道,韩叔叔被收入神内监护室,做术前准备工作。
凌晨5点张运医生紧急安排韩叔叔造影手术,没有丝毫拖延,回到病房已是上午9点,值了一宿夜班的张运医生本来早已该下班,但他放心不下,亲自为韩叔叔查完体后,这才拖着疲倦的身体下班。韩叔叔虽已顺利完成手术检查,但仍存在潜在危险,随时有可能复发加重,造成再次出血,因此前期护理观察显得尤为重要,护士丝毫不敢松懈,每小时测瞳孔,生命体征,观察意识情况。突然,韩叔叔呼吸困难,急促,口唇甲床发绀,检测瞳孔散大,告知值班医生杨晓娜,护士立即遵医嘱给予患者清理呼吸道,加压面罩吸氧,急查动脉血气诊断呼吸衰竭,杨晓娜医生随即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危急,必须马上上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护士连续吸痰,持续监测生命体征,1小时,2小时过去了,韩叔叔的面色渐渐转红,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虽暂时脱离风险,但上呼吸机期间,气道的日常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护士定时给韩叔叔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因韩叔叔仍处于昏迷,为他做晨晚间护理,清理大小便,更换衣服等都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虽然琐碎平凡,却也需要熟练地技巧和经验。卧床几日,病人已经好几天没解大便了,用药效果也不太理想,护士担心便秘不解决产生不良后果,二话没说便戴上手套,耐心的为韩叔叔把硬的像石头般的大便抠了出来。那一刹那,整个房间充斥着难以入鼻的臭味,但护士却舒心的松了口气,然后继续面不改色的为韩叔叔清理着大便。随着病情的渐渐恢复好转,韩叔叔也逐渐有了意识,卧床期间,护士便指导韩叔叔有效咳嗽,促进排痰。
“对,慢慢的,深呼吸,用力咳嗽一下,我知道您难受,把痰排出来就舒服了,来,再用力咳嗽一下,对,就这样,真棒!”
在护士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下,韩叔叔呼吸功能渐渐好转,各项数值也恢复正常,终于顺利脱机,可以自主呼吸了。但术后韩叔叔左右侧肢体仍存在功能障碍,情绪不稳,护士向韩叔叔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知识,并一次次耐心做心理疏导,向韩叔叔讲解其他康复的案例,鼓励韩叔叔重燃希望,进行治疗与康复训练,患侧肌肉按摩,翻身,扣背,就在这点滴训练之中,韩叔叔慢慢的可以简单肢体移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韩叔叔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可以进行简单交流,四肢肌力也逐渐恢复正常,韩叔叔便迫切想出院,杨晓娜医生得知后,耐心为韩叔叔讲解病情,告知随时可能会有后遗症风险,还需治疗观察,鼓励韩叔叔再坚持一段时间等病情稳定了,就可以健康地走着出病房。
杨晓娜医生每天都会精心检查,并与韩叔叔家属及时沟通,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很快,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韩叔叔的病情得到了缓解,顺利出院。现在韩叔叔全家人也重新开始了正常的幸福美满的生活。出院之际,韩叔叔的家属万般感激,在感谢信中写下了真挚的话语:感谢神经与精神科全体医护人员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住院期间是你们的悉心照顾与治疗,不断地鼓舞与激励,和生命赛跑挽救了我父亲的生命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一面锦旗是患者的一片心意,传递的不仅仅是患者的感谢之情,更多的是对医院服务品质的认可,是医患关系融洽的最好证明,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充分肯定。接过这面锦旗,就是担起一份责任,全体医护工作人员将继续努力,不辜负患者信任,以最好的工作状态和最佳的工作热情来回报广大患者,始终坚持患者至上,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