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护理团队简介
8455线路检测中心乳腺外科独立成科较晚,于2011年从肿瘤外科分离,正式成立。现拥有病床30张,医生9名,护士14名。乳腺外科是集外科手术、整形、内科化疗、放疗、病理、影像诊断、中医辅助和基础医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医疗与科研专科。每年收治患者约3000例,手术例数1000余例,患者遍布全国各地。
乳腺外科多年来积极开展以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全切术后一期重建为主的治疗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彻底根治乳腺癌的前提下,将手术微创和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努力的方向。科室积极和国际乳腺癌诊治指南接轨,规范化的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使早中期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提高到90%,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也得到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早期乳腺癌微创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中经验丰富,保乳病人10年生存率92%;保留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87%。
科室还开展了多种乳腺良性疾病的微创诊治,如乳腺良性肿物的Mammotome切除术,体表不可触及乳腺肿物的超声或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副乳切除,乳房重建技术、输液港技术、乳头溢液的乳管镜检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综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以及为产妇疏通乳管服务等。
团队建设:
乳腺外科护理团队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拥有创新的年轻团队,平均年龄30岁。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4名。护理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先后选送多名护理人员到外院进修学习,多次外出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同时还承担了北京市数家护理学校的实习带教任务,已经形成了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培训流程。是一支敬业、进取、真诚、奉献的护理团队。
科室开展PICC技术十余年,输液港技术五年余,护理团队尽心尽力的配合该项技术的开展,考取PICC插管和8455线路检测中心证书,制定和执行PICC、输液港的8455线路检测中心规范,为患者的输液安全保驾护航。
护理专科服务:
在护理部领导下,在科主任李艳萍及护士长李倩雯的带领下,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让患者满意”为原则,不断完善修订本科室各班职责、工作流程、质量标准等,以实际行动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科室团队对乳腺癌患者实行住院期间的规范化护理和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重视人文关怀,持续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全人照护理念,强化人文服务意识,用耐心,热心,爱心呵护每一位住院患者,尤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的宣教和术后的悉心照顾使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同时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了患肢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肢淋巴水肿、斜肩和脊柱侧弯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全面康复。切实履行护士在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方面的职能,让护理工作更贴近临床、更贴近患者,更能体现护理的专业价值,从而更高质量地服务于患者。
延续服务:
乳腺外科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患者教育,为患者准备了丰富多样的宣教材料,定期举办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讲座。2011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及党委机关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正式创建了乳腺癌医患之家——“蝴蝶家园”,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延续性的照护,让医护患关系更紧密。
2013年由科室牵头与患者共同组建了“铿锵玫瑰战友团”,团员均由患者组成,每月不定期组织患者茶话会、游园、讲座、瑜伽、唱歌等活动,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指导及社会慈善组织支持。铿锵玫瑰战友团成立四年来,已有注册会员800多人。
2017年年底,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防治乳腺癌专项基金与铿锵玫瑰战友团和世界乳腺健康联合会建立起了战略联盟,并将正式签约三方战略联盟,并举行乳腺癌康复中心启动仪式!这也标志着蝴蝶家园-铿锵玫瑰战友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多年来,乳腺外科坚持组织治愈的患者志愿者进行培训,让患者帮助患者。医院领导为志愿者们授牌,志愿服务团队现有志愿者70余人,在门诊和病房探访患乳癌的病人,给她们带去安慰与希望,用自身康复的见证去激励在痛苦中的患者,起到良好的作用。
上一篇: 腹膜肿瘤外科护理团队简介
下一篇: 介入治疗科护理团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