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心得
2018年09月20日,为提高全科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学习能力、共享学习成果,由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全科规培基地副主任张晶主持的首次全科专业病例汇报会在全科教研室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参会人员还包括:魏杨主任,陈杰,在培4个年级共14名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
作为参与者,我很荣幸能够将自己在消化内科转科期间所学所得,与大家分享与讨论。此次病例汇报的内容是以“慢性腹泻”这一症状作为切入点,从病例摘要、诊疗经过、综合分析以及专题拓展等四个方面,层层递进介绍与讲解胃泌素瘤(又称卓-艾综合征)的诊治思路。汇报完毕后,张晶与魏杨两位主任给予专业而又中肯的点评,自感受益匪浅。
下面请允许我引用王国维先生概括的“三境界”以诠释我对本次病例分享的思考与感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的不足与反思
不足之处1:病例分享应在结尾处回顾性总结,以便听众更好地思考病例所涵盖的重要知识点。
反思1:积极训练个人临床思维能力,对疾病繁杂知识点进行过滤并重点总结,用精练的语言阐明观点,清晰、快速、高效分享病例中需传递的要点。
不足之处2:病例汇报应使用医疗专用术语来表达自己对疾病的理解与观点。
反思2:我想到的解决办法:努力掌握临床各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使用医学专业术语表达个人观点。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的领悟与提升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新兴发展的医学学科,旨在提供全面持续性的全人医疗。而全科专业规培住院医师需要轮转的科室很多,可能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旁人说我们懂得的只是皮毛。我深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并不简单。
全科专业病例汇报教学活动,给予每一位全科医生深入学习专科病种与相关医学文献的机会,从而提高个人知识储备。
临床医学专业分类甚多,二级学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全科、口腔、…,二级学科下分多个亚专业。病例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专科疾病问题,及时与带教老师请教与沟通,尤为重要,这一环节,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疾病的认知会更加准确。
病例分享让我们在学习专科病种以外,同时培养全科医生整合的能力,学会将疾病与全科专业自身特点相结合,深切体会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长期持续的医疗服务等全科理念,从而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随访复查建议。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的收获与成长
全科医学不只局限于关注某一种疾病、某一种症状,而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解决患者的健康疾病问题,并同时促进患者对健康的认知和增强自主权利,协调不同专科之间的关系。
全科专业病例汇报教学活动,将成为又一鞭策自我砥砺前行的学习动力,促使我努力钻研不同医学专业病例病种,学会把握全科与专科区别所在,将两者进行有机联系。
希望接下来的全科专业病例分享,可以学习更多慢病共存的问题,如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更多疾病,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让每位全科医生学有所得。掌握的专业知识越多,越知晓如何权衡利弊。全科医生可以通过自己微薄之力,从点滴做起,切实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命质量。
作为北京世纪坛医院全科专业“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此次全科专业病例汇报会,我更加自信,对本专业,富有更强的专业认同感。全科医学是我国,这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要让人人享有更高级公共医疗服务的决心和承诺。而我,是这筑梦路上,平凡渺小却又充满力量的一员。
总结
灯火阑珊处,即是期待,亦是希望之所在。我国全科医生教育与培养机制探索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颇多。由张晶主任发起的全科专业病例汇报会是对全科教育形式的一次创新尝试,能让大家在繁忙工作之余,围坐一起归纳、总结、思考,提高全科住院医师业务学习水平。相信全科专业病例汇报这一教学活动,将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