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用眼健康
——眼科医师进校园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近视人数在4.5亿左右。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群的近视发病率将增至50.86%~51.36%,患病人口接近7.04亿~7.11亿。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28日连续发文,表示对学生近视率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表示担忧。作为眼科工作者,我们对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尤为重视,2018年11月12日,通过教委保健中心专家进校园工作的联系,我们有幸给五十七中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预防近视讲座。
首先,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近视。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根据屈光成分,近视可以分为趋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屈光性近视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或各屈光成分之间组合异常,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基本在正常范围。轴性近视则是由于眼轴延长,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等眼其他屈光成分基本在正常范围。根据近视度数,可分为低度近视:-0.50D~3.00D,中度近视:-3.25D~6.00D,高度近视:>-6.00D。
其次,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了近视的危险因素。近视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部分。其中,遗传因素又包括种族、家族聚集及遗传现象等。环境因素包括近距离工作、户外活动、读写习惯、采光照明、营养、睡眠时间、微量元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
最后,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预防近视。
1、姿势
一尺一拳一寸
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
2、采光照明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勒克斯(lux),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
3、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4、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5、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6、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7、保障睡眠和营养
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
8、早发现早干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近视的预防和治疗能有更清楚的认识。今后,我们也将更积极的开展更多近视防控的科普宣传活动。
上一篇: 实验动物中心引进新设备,助力我院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