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领导一行视察病理科
我院病理科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一直备受院领导关注。2018年12月21日下午2点,医院党委书记李天佐教授带领分管医技科室的闫勇副院长、门诊部张琳主任,到病理科现场办公,视察指导病理科工作。
病理科负责人李雁教授,周全主任助理,杜雪梅医师组组长,高颖技术组组长一起陪同参观了病理切片室、标本接送台、冰冻切片室、常规切片染色室、免疫组化工作室,领导一行现场听取李雁、高颖等人员汇报,并对标本接送台改造、染色室通风除味、职业防护做出指示。闫勇副院长再次督促加快病理科门禁系统更新,提高安全性和规范化运行程度。张琳主任提出作为国家保健委定点医院,病理科基础条件配置需要加强。
李天佐书记带领院领导现场办公
在实地考察后,闫勇副院长主持了学科调研会,简要介绍了本次学科调研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请大家畅所欲言。病理科所有到场员工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李天佐书记传达了首都医科大学医院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精神。提出要讲学术,要不断提升学科学术水平,加快学科建设,力争临床医学尽快进入“双一流”。
闫勇副院长主持,李天佐书记传达会议精神
随后高颖同志,周全同志,杜雪梅同志分别就技术组工作,教学工作,和医疗工作方面进行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系统、全面报告了病理科2018年取得的成绩和收获,同时也反应了几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现实困难提出了帮助请求。病理科其他员工也热烈地参与讨论,对于困惑和困难,领导热情地一一给予回答和指导。
李雁教授代表病理科发言,首先感谢了领导对病理发展的重视。之后汇报了工作思路和理念,以加强学科协同整合、发挥病理对临床的支撑、指导、引领作用为目的,践行少管、多理,做实事、讲真话的科室管理理念。汇报了目前有起色的几项工作,第一项,病理报告规范化:格式规范、内容详实、术语精准、诊断正确。充分体现了病理人的专业水准和对临床的贡献能力。第二项,病理标本交接流程规范化和优化,为最大程度减少标本接收流程差错,我院专门更新了标本接收流程规范,李雁教授带领科室全体人员逐字逐句学习新规范,保证每人通读一遍,并签字落实到具体时间,按照新规范统一了操作规程。在持续一个多月的监督改进下,完全填补了各个环节漏洞,杜绝了标本接收、处理中的差错事故。第三项,按照北京市病理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李雁教授首先梳理了病理教学的工作积累、然后修订了更加简易可行的培训方案,整理出一套病理规范化诊断教学片。无论是技师还是医师,都积极参与教学片制备和课件准备工作,形成了临床促进教学,教学提高临床的可喜局面。通过这种培训,新入职的规培医生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进步速度明显加快。最后李雁总结:作为桥梁学科,病理学是最能够“看到疾病本原、转化治疗策略”的领域,梳理科研优势,寻找学科增长点。病理学发展,肿瘤学才能发展。
李雁主任发言
听完汇报后,闫勇副院长强调:医院很重视病理科,医院任命李雁教授作为病理科负责人,就是希望借助有丰富学科建设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引领病理科向前发展。病理科要实现自我突破,需要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改变心态、改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提高境界。
闫勇副院长讲话
随后李天佐书记对病理科发展进行指示。李书记首先提出纵横比较找差距,要求大家走出去看一看别人如何发展学科,首医人应该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加倍努力,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之中,主动对标一流,积极作为,承担起首医人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建设好发展好学校和医院。其次是统一认识守规矩,党委工作是把握方向,重点抓学科、干部、人才。病理科现在的管理模式是医院党委的集体决定,党委对李雁教授充满信心。李天佐书记要求大家学习李雁教授的战略眼光、思维方式、攻坚克难的精神。希望通过一段时间,李雁教授可以带出一个规范的学科,带出一个有影响力的队伍,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科室文化,使病理科能够承接住医院对该学科的要求。第三是积极拓展新空间,医院会考虑病理科的空间布局,2-3年后将彻底改观。医院也会支持病理科,从决策方面考虑,进行资源调配。病理科也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李天佐书记做重要指示
最后,闫勇副院长再次感谢李天佐书记对病理学科的关心,要求大家紧密团结在李雁主任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焕发精神,砥砺前行,创造性地努力工作。医院对病理科未来充满期待!
通过这次学科调研会,病理科全体员工无不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纷纷表示有院领导亲切关怀,大家一定团结奋进,克服困难,再创病理学科发展高峰。
病理科员工与院领导合影
(荐稿:李雁)
上一篇: 病理科前台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