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从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谈起

——日本进修随感之一

发表日期:2018-12-26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刘揆亮 本页责编:闻卓
人阅读

在医院及科室的支持下,我于2018年10月-12月在日本昭和大学横滨北部病院消化疾病中心进修三个月,时间飞逝,目前学习已接近尾声。三个月之中,所见所闻,有诸多感想,特与大家分享。一己之见,难免粗浅,还请大家海涵。

到过日本的同事,应该都会对日本无论大小城市干净的街道印象深刻,不过对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可能知道的并不太多。在昭和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宿舍办理入住之后,我首先拿到一本厚厚的“Orientation手册”,里面详细解释了各项生活、学习的注意事项,而其中最令人头大的便是“垃圾分类”这一部分,以至于开始的很多天,为了避免分类错误,我一直没有扔垃圾。之后,品川区区役所发给我的“外国人生活手册”中,有关垃圾分类的解释则更为详细。并且,我慢慢发现,日本的街道上很少能找到垃圾桶,路边经常见到“乱扔垃圾违法”的告示。大多数垃圾都是由居民随身携带处理的。这样细致严格的制度,可能是日本的卓有成效的环境保护政策的一个缩影。

图片1.jpg

品川区役所发放的垃圾分类指导

图片2.jpg

路边张贴的“非法扔垃圾是犯罪”的告示

对于我这样短期居住的外国人来说,这项制度显然是非常不方便的,然而对于日本本国人,他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早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最后得到的就是大家共享的优美环境。

实际上,这种垃圾分类制度的严格执行,只是日本人认真、自律的习惯的体现之一。在日本的三个月里,每天加入上下班通勤的队伍,看到的是拥挤的车站里秩序井然,从无争抢,电车上少有人大声喧哗或接打手机,在各种公众场合,自发排队似乎是日本人的标志性习惯。他们细致认真,彬彬有礼,遵守规则的精神似乎体现在各行各业。是他们天生就有这种好习惯吗?当然不是,看到每天背着书包,穿着短裤规规矩矩上下学的小学生,我更愿意相信这些好习惯的形成是教育的力量。

对此过多的评论显然超过了随感的范围。回到我的主题,日本在消化内镜技术方面世界领先的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每一位消化内镜医生都应该会有到日本的医院看一看的愿望。在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微细诊断方面,日本人严谨细致的性格似乎更加如鱼得水。一方面,他们在消化道早癌的内镜-病理诊治方面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尤其是在早期胃癌的诊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众多的学术会议和病例讨论上,日本医生所展示的病例几乎每一例都精雕细琢,宛如精品,总能令我们心悦诚服。在横滨北部病院的三个月时间里,可以看到,对每一位病患,每一次检查,每一例标本,他们都会一丝不苟地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处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几乎每一次展示的病例都能成为精品。

见微知著,好的习惯从来不是一天养成的,成功来自于长时间的坚持。我想,这也应该是日本人及日本医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之一。

(荐稿:吴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