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关于合作申报202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 项目/人公示(李天佐)
我单位合作的下列项目/候选人/候选组织拟申报202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4年4月30 日至2024 年 5月 9 日(共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8455线路检测中心科技处反映。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需提供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琦,联系电话63926339。
附:公示内容
拟申报奖项:2024年度华夏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奖
题目:目标导向的麻醉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郭向阳,王天龙,李天佐,米卫东,赵晶,胥雪冬,周阳,张静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8455线路检测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
项目简介:
麻醉学科是构成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本项目针对我国麻醉学科总体建设水平低,临床麻醉质量参差不齐和风险管控能力弱等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难题,通过创新学科发展模式,建立麻醉质控体系,提升麻醉医疗质量,形成“政府-医院-学科”合力,建立目标导向的麻醉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模式,创新成果如下:
1.创新麻醉学科向围手术期医学科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麻醉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成立国内首个麻醉围手术期医学分会,制定并推广学科建设指南和麻醉护理单元建设方案,完善麻醉学科内涵建设,优化人员结构,麻醉科医师及护士占比分别达到每10万人口0.67和0.2人。在Lancet子刊发布中国麻醉学科建设报告,总结学科发展成果与经验,提出麻醉学科发展规划。
2.构建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一体化的麻醉质控体系:将学科建设的核心指标纳入到临床麻醉质控指标体系,制定学科建设发展和临床麻醉质量改进计划,实施目标导向闭环管理。自主研发智能质控和围手术期多中心数据监测平台并开展相关研究,为一体化麻醉质控体系的构建与政策制订提供依据;创办《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和“京津冀麻醉医学云平台”,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3.提升围手术期风险管控能力和麻醉医疗质量:制定并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方案和防护指南、围手术期危机事件标准化诊疗流程和无痛医院建设方案;首创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学科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实现跨学科、跨地域协作,全面提升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管控水平和麻醉医疗质量。
本项目创建了目标导向的麻醉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模式,构建了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一体化的麻醉质控体系,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项目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多项资助,在Lancet子刊和中华医学杂志等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认可和广泛引用,发挥了学科引领作用,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