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再扬帆,奋进正当时。5月21日下午,8455线路检测中心在住院一部五层学术报告厅举行淋巴瘤诊疗中心成立大会暨学科建设会。院长周建新、常务副院长姚琦、副院长张能维、副院长胡路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常务副院长姚琦主持。

首先,院长周建新宣读淋巴瘤诊疗中心成立文件。根据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强专科,大综合”战略定位,突出以肿瘤学科为品牌,以急诊急救为支撑的战略方向,经研究决定成立8455线路检测中心淋巴瘤诊疗中心,以实现各学科协同发展,建立健全肿瘤综合防治和诊疗体系。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陈文明,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原血液内科主任刘元波,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周建新、常务副院长姚琦、血液内科主任华宝来、淋巴肿瘤科副主任仲凯励、放射治疗科主任穆晓峰共同为中心揭牌。

据悉,中心下设淋巴瘤中心学术委员会及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刘元波教授担任中心首席专家,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中心学科带头人,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互助为纽带,积极推进血液及淋巴肿瘤诊疗规范,提高血液及淋巴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水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通过视频对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多年来,与世纪坛医院携手合作,共同为推动中国淋巴瘤规范化治疗和淋巴瘤患者全程健康管理不懈努力,刘元波教授团队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对特殊部位、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中心成立后进一步密切合作,加强多学科经验分享,一起推动淋巴瘤诊疗水平提升,不断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为健康中国实现2030年癌症控制目标共同加油努力。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陈文明致辞。他代表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对中心成立表示祝贺,淋巴瘤是重要的血液系统疾病,希望中心能充分发挥血液内科、淋巴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等学科优势,引领淋巴瘤学科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淋巴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刘元波教授做专题报告。围绕淋巴瘤诊疗现状,从淋巴瘤概述、诊断与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与策略选择、PCNSL诊治进展、患者教育与家属沟通工作部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刘教授的精彩报告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血液内科主任华宝来以《血液科淋巴瘤诊治的回顾和设想》为题,介绍了血液科诊治淋巴瘤的相关情况,展望未来,希望以中心成立为契机,打造以“淋巴瘤诊治”为龙头,各亚专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血液科,推动提升学科影响力和学科排名,加强培育年轻骨干人才梯度,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淋巴肿瘤科副主任仲凯励以《淋巴肿瘤科工作汇报及展望》为题,介绍了科室临床工作和学科建设等相关情况,未来将围绕临床需求,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加强新药临床试验,致力于打造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CAR-T)等淋巴瘤整体治疗新格局。

放射治疗科主任穆晓峰以《唯实求变 笃定致远》为题,介绍了科室发展和运行情况,未来将持续以患者为中心,紧跟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技术设备,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疗水平,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

惟实励新攀高峰,精进臻善创未来。最后,周建新院长总结发言。淋巴瘤诊疗中心以医院血液内科、淋巴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等专业为基础,旨在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促进我院淋巴瘤诊疗技术发展,为患者提供更规范、更科学、更前沿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获得更大的治愈机会。同时,也为淋巴瘤的诊断、治疗、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专业平台,充分发挥学术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医院整体淋巴瘤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医院将根据临床需求,对物理空间进行优化调整,便于开展跨学科合作。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希望全院医务人员树立信心,团结协作,立足本职,守正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高璐;视频:曹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