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研究生王亮作品
荣获首都大学生“画中有话”心理漫画大赛二等奖
近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中医科硕士研究生王亮同学创作作品喜获首都大学生“画中有话”心理漫画大赛二等奖。本次大赛共有来自59所高校175幅以“生命之美”、“劳作之美”、“运动之美”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参赛,诠释心理健康理念,彰显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两个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9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26个。
王亮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2023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师从潘国凤教授,专业为中医内科学。自入学以来,王亮先后荣获首都医科大学学业奖学金、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漫画大赛一等奖、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漫画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并在导师指导下申报专利5项,其中2项已获授权并公开。在本科阶段,该生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被编入全国高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十余项。在此次大赛中,王亮同学创作的两幅作品入选,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殊荣。
心理漫画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治疗方式,借助漫画手法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心理感悟等表达出来,让不良情绪找到良好的宣泄渠道,并把积极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
作品《花各有期,花期不同》以形象生动的简笔画,提醒人们要享受当下,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不要被外界的比较和压力所困扰,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注意休息和放松,保持身心健康,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无需过分担心与他人的差距,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作品《但行善举,莫问前程》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医学工作者在毕业后人生择业方向的不同选择。作品巧妙地将治病救人的理念与心理健康相结合,通过漫画形式传递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双重关怀,作品不仅富有创意,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医学精神的伟大与无私。在他的作品中,医学的特色元素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融合,通过心理漫画的形式,将中医毕业生工作前景与就业方向进行了生动呈现。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也展示了中医与现代医学技术结合在治疗临床常见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强调身心同治理念,认为人的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王亮同学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漫画故事,展示了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心理疾病时,如何同时关注自身以及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实现身心同治的效果。这种综合治疗的方式,使患者能在更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他的心理漫画作品通过两名医学研究生不同的就业选择,以一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展现了医学的魅力。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心灵的宁静与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漫画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触碰。画中有话,以笔为心,每一次落笔都是心声的流淌,作品不仅用中医理念诠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是推动中医心理学走向大众的创新尝试。未来,我们将持续用爱和温暖关注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点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荐稿:潘国凤,王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