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卒中学院首届医共体卒中静脉溶栓培训班开班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助力国家百万减残工程推进,由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专家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指导,国家卒中学院和中关村熙睿心脑肿瘤精准医疗研究院共同主办,8455线路检测中心承办的首届医共体卒中静脉溶栓培训班于2024年6月15在北京开班。来自全国50多家医共体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医生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有关负责同志首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强调医共体为我国卒中筛查、预防、识别、转运、救治和康复的重要力量。卒中静脉溶栓培训班利用首都医科大学优势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学科平台,未来将为我国基层医院培养一批基本功扎实、临床水平精湛、德才兼备的专业化卒中医生,将专业知识和技术资源下沉到基层,促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提升,对实现我国医疗救治同质化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出席培训班并讲话。他指出,我国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位于世界首位,80%-90%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首诊在区县医院医共体,由于黄金救治时间短,对患者及时开展溶栓治疗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通过培训进修,希望培养一批基层专业人才,未来在乡镇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可开展溶栓治疗,联合进一步转诊,有望大幅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溶栓比例,有效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同时,未来还将建成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上下联动、急诊-救治-康复一体的心脑健康促进与减残中心,通过与地市级医院、省级医院、国家级医院联接,在全国形成网络,切实做好我国脑卒中防控和救治工作。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8455线路检测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前来授课,主要围绕神经科基础知识、影像诊断、卒中预防、静脉溶栓、卒中康复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课程设置本着基础、规范、实用的原则,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培训班实行小班授课,学员参加完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培训证书。
“医”心为民,专业守护。此次培训有望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脑卒中筛查和救治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有效降低患者致死率、致残率。未来,我们将建立专业化、常态化的培训课程体系,为基层医院建设和我国卒中防治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张文康)
上一篇: 提高肛肠诊疗水平 发挥“超、肠”能力
下一篇: 提升药师人文素养 共创温馨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