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饮食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食物不仅是营养来源,还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源头——这就是食物过敏。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将某种食物中的无害物质视为有害物质,进而引发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可能迅速且剧烈,也可能相对缓慢而持久。症状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粘膜系统,不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儿童易过敏的食物种类
1. 牛奶及奶制品:牛奶是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尤其是对乳糖不耐受或蛋白质(如酪蛋白、乳清蛋白)过敏的儿童。
2. 鸡蛋:鸡蛋中的卵清蛋白和卵黄蛋白是引起过敏的主要成分,多见于婴幼儿期。
3. 花生及坚果: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其过敏反应可能较为严重。
4. 鱼类和海鲜:如虾、蟹、贝类及部分鱼类,其蛋白质结构特殊,易引发过敏。
5. 小麦:小麦中的麸质蛋白是导致麸质不耐受或过敏的原因之一,常见于面包、面食等食物。
6. 大豆:大豆及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中的蛋白质也可能引起过敏。
7. 其他食物:如水果(芒果、猕猴桃)、蔬菜(西红柿、胡萝卜)、蜂蜜(1岁以下婴儿食用时)等也可能成为过敏原。
如何识别食物过敏?
1. 观察症状:注意进食后是否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
2. 排除法:逐一尝试或排除可疑食物,观察症状是否改善或复发。
3. 专业诊断: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液检测或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等专业手段进行确诊。
应对食物过敏的策略
1. 严格避免过敏原:一旦确诊,避免接触过敏原,包括食物本身及可能含有该成分的加工食品。
2. 阅读食品标签: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成分表,确保不含过敏原。
3. 准备应急药物:对于严重过敏的儿童,家中应常备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笔),并学会正确使用。
4. 教育孩子及家人:让儿童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指导其在外就餐或社交时能快速识别致敏食物并拒绝接触。同时,也要让家人、朋友和老师了解儿童的过敏史,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应对。
5. 定期随访:定期到变态反应科进行专科随访,了解过敏情况的变化、必要时复查过敏原,在医师指导下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儿童食物过敏虽令人担忧,但通过科学的认知、细心的照顾和合理的预防,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食物过敏的发生。
(荐稿: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