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扬帆致远
——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超声诊断新进展学习班
近年来,癌症治疗后的淋巴水肿已跃升为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我国淋巴水肿领域面临专业人员匮乏、知识普及程度不足的困境,误诊或不规范治疗常常导致无法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增加并发症风险,使后续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切实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11月2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超声科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超声诊断新进展学习班》。活动由我院超声科主任刘勇担任主席,特邀国内淋巴领域知名专家莅临,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同仁齐聚一堂。
开幕式上,北京世纪坛医院常务副院长姚琦致辞。姚琦副院长向与会同仁详细介绍了医院超声科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彰显了医院对淋巴水肿学术进展与临床推广的高度重视。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平台,促进同道间的交流与学习,更好地服务临床工作及广大患者。
刘勇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对所有参会的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大家对淋巴水肿诊疗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刘主任强调了淋巴水肿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在淋巴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潜力巨大,衷心希望通过此次学习班,进一步推动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诊断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切实提高淋巴水肿领域的诊疗水平。
杨敏主任医师简要介绍了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特色项目,期望能加强院内科室间的合作,共同推动超声新技术的发展。
本次学习班诚邀国内临床、影像淋巴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学员带来淋巴水肿诊疗的最新进展。多位专家围绕淋巴水肿诊疗的核心议题展开授课,内容涵盖淋巴管解剖、淋巴回流障碍疾病的临床诊治规范、淋巴水肿影像诊断进展、淋巴管超声造影等。
沈文彬教授深入探讨了淋巴水肿的诊疗新进展,全面阐述了当前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孙宇光教授分享了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在肢体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从手术技术到临床效果的提升,为淋巴水肿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信建峰教授介绍了吲哚箐绿淋巴造影的临床应用,详细阐释了其在病情评估和术中指导中的重要作用。王颖教授从基础学角度系统讲解了周围淋巴管的解剖结构和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精确的解剖基础。
陈莉教授、郑艳玲教授分别带来《经皮淋巴管超声造影在淋巴水肿的临床实践》以及《淋巴水肿经皮超声造影的注射部位选择及策略优化》的精彩分享,为淋巴水肿超声诊断开辟了新视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临床思路与方法。刘勇教授详细讲解了超声造影诊断淋巴水肿诊断方法学(世纪坛策略),深入剖析了淋巴水肿经皮超声造影的征象,使学员更易于掌握辨识淋巴管异常的超声诊断思路及关键细节,有效提升诊断能力。
李素淑教授分享了继发性淋巴水肿的超声诊断进展及临床实践经验。赵晓宁教授展示了经静脉超声造影在静脉 - 淋巴管反流中的应用。岳云龙教授讲授了MR周围肢体淋巴管显像的最新进展。文哲教授详细介绍了同位素淋巴显像的原理及图像分析方法。影像学在淋巴管疾病诊断中能做到优势互补,多学科同向同行、相互推动,在淋巴回流障碍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互动环节,学员们针对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临床诊治、影像学诊断等领域的问题踊跃提问,现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一步加深了同道们对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本次学习班最后一个环节为肢体淋巴水肿超声经皮造影工作坊,为大家提供了观摩实践操作的宝贵机会。让大家亲身体验了肢体淋巴水肿超声经皮造影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此次学习班圆满落幕,各位专家将多年来在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中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及独特见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极大地提升了学员在淋巴相关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平,为推动我国淋巴水肿诊疗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荐稿: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