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

科室新闻

四大医学会主委春节前看望病理科老主任严庆汉教授

发表日期:2018-02-11 来源:病理科 作者:周全 本页责编:左彦

2018年2月10日,春节前最后一个休息日,我国四大医学(协)会主委代表冒着严寒来看望正在住院的病理科老主任严庆汉教授,并为《病理人足迹》活动录制影像资料。

image001.jpg

图1 来访专家为严主任夫妇送来鲜花及荣誉奖牌。前排:严主任夫妇。后排(由左至右):丁华野教授;中华病理学会前任主委、北京病理学会主委陈杰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黄啸原教授;中国医促会病理分会主委、中国病理医师协会副主委、中华病理学会候任主委梁智勇教授;我院病理科主任助理周全副教授。

image003.jpg

图2 来访专家赠送严主任“病理艺术图册”。图片均来自日常病理工作的显微镜下所见。 

《追寻中国病理人足迹》活动由我国病理界著名的“南北二丁”(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中国医促会病理分会前任主委丁华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系、中国病理医师协会主委丁彦青教授)发起,获中华病理学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大力支持。“足迹”遍布全国,寻访80岁以上病理专家,为研究我国病理学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image005.jpg

图3. 专家们共同欣赏老照片。陈杰教授(中)从手机上找出翻拍的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丁华野教授(左)和严主任(右)共同辨认老朋友。

image007.jpg

图4. 黄啸原教授(右)带来了珍藏多年的学习资料,“还”给了当年的授课老师。

严庆汉教授是我院原病理科主任,在淋巴瘤病理诊断领域声名卓著。也是第一位将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引入我国的病理专家。随着该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结束了单纯依靠组织病理形态进行诊断的时代,促使病理诊断向循证医学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成为病理诊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image009.jpg

图5 严主任依然热心病理工作,与来访者商谈全国病理学科的建设。

image011.jpg

图6 “追寻中国病理人足迹”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