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小贴士

来源:铁四区医务室 作者:张晓晶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非常重要,社区开展预防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正常人群、高血压易感人群及高血压确诊患者。

健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展义诊活动向居民详细讲解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在社区医院中建立健康教育室,利用各种合理途径、各种有利渠道(如广播、录像、科教片、定期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技能和配合医生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可建立社区医院健康咨询热线,及时为居民解答相关问题。

宣教的内容则是社区居民们最关心的,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改善高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健康饮食。合理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提倡清淡、易消化、低盐饮食,指导患者每日食盐量以低于6g为宜,而且要严格戒烟、限酒。同时应注意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进食花生油和椰子油,可尽可选择豆油、麻油、菜油、玉米油和调和油作为日常食油;且每日保证摄入足量的钙、铁、镁等。

(2 )控制体重。超重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保持自身的身体质量指数BMI(kg/m2)<24,腰围男性<84cm,女性<80cm。因此,一方面应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其次是增加有效运动量[5],至少保证每天摄入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平衡。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行为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告诉患者应限制饮酒、提倡戒烟,并阐明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毒害作用;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切忌暴怒、焦虑、忧郁和悲观恐惧;起居有规律,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4)心理指导。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该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联系。要正确引导患者学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与患者多谈心,随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另外,医护人员可采用信念疗法、放松疗法、支持疗法等,消除精神压力,缓和精神紧张。

(5)服药指导。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服药原则为长期、规范、个体化药物治疗。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一般是选用一种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降压药联合用药。保持血压稳定,切忌血压剧降或大幅波动,不可随意停用或改用降压药。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少,避免在睡前服用降压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