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的治疗为什么需要输血?
一提到中暑,大家都不陌生,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会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这会导致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那么热射病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 40°C,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尤其夏季北京一周持续高温高湿的天气。这是因为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热射病主要由高温环境引起,长时间曝晒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引起热射病。
热射病有哪些表现?
热射病的患者常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高热、无汗、口干、昏迷、呼吸衰竭等现象,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志障碍、严重时导致脏器衰竭甚至死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不可掉以轻心。
热射病的治疗: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有效治疗的关键点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温度,二是血液净化,三是防治 DIC。具体救治措施为“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作为输血科可以配合临床给予鲜冰冻血浆和补充血小板、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热射病如何预防?
1.老年人和从事户外作业及体力劳动者及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体能训练者更应注意防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以免造成中暑及发生“热射病”。
2.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外出带上淡绿茶水或淡盐水。
3.多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擦拭,蒸发吸热。
4.高温天气应尽量减少在室外的停留时间,如果碰到特殊情况下需要外出,也一定要走阴凉处。
5.家里和办公室要注意通风降温。空调房如果窗户紧闭,通风条件差,而且室内的人比较多,也可能发生中暑情况。一定要注意适当通风。同时,室内的温度也不要调得太低。室内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人的耐热性会降低。温差超过5摄氏度,人从空调房出去更容易中暑。一般认为,空调设定到26—28摄氏度比较合适。
6.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
需要提醒的是,热射病在早期的治疗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时还是需要输血的。在热射病发病的前三天,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因此要尽早血液净化。通过输血,可以为患者补充凝血因子,尽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防治DIC的发生。
上一篇: 入伏了,如果有这些病你该去医院做这件事
下一篇: 又到高温暑热的三伏天,当心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