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与精神科

学科百科

老年人头晕是什么原因?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 作者:苗孟君 本页责编:左彦

老年性眩晕通常表现为眩晕感,平衡紊乱及失衡感。患者睁眼时感觉自身旋转、晃动,犹如坐车船一般。发作时不能站立,伴有恶心、耳鸣、呕吐、出汗、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症状,根据原因可分为:

前庭系统退行性改变:

老年性组织退行性改变可发生在前庭系统任何部位在一侧或两侧,由于传入的信息不对称,前庭中枢不能正确分析而出现眩晕或头晕感。

多系统改变:

身体平衡由视觉中枢,本体感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相互协调维持,其中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但由于双眼屈光不一致使视觉系统传入中枢的信号不对对称或脑血管病后位于大关节处的本体感觉系统传入中枢的信号不对称,都可使老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眩晕

中枢性眩晕多余周围性眩晕

老年性眩晕约一半为中枢性疾病,1/4为周围性病损,表现为前庭细胞和前庭神经节细胞退变。

脑血管疾病影响大:

老年人突发的眩晕首先应考虑脑血管疾病,因为脑梗死脑出血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眩晕有的是脑血管病后患者常有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使前庭系统供血不足常致眩晕,耳部症状常可早于心脑症状。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好发年龄在40--66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最多见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形成致小脑后下动脉、迷路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眩晕可为中枢性或周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