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脑卒中的心理康复

发表日期:2019-08-29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 作者:汤晶晶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 是指由于供应脑组织的血管发生问题,导致脑组织的损伤甚至死亡。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占80%), 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经济负担达200亿。它的特点:①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 250万人。②死亡率高:约占所有疾病10%。③致残率高:存活着致残率75%。④复发率高:10年复发率39%。

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一般情况下脑卒中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时间为4.5天~2.5年,一半左右在卒中后六个月以后出现,大多数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1年。患者早期表现为情感脆弱或类似神经衰弱症状,随后出现近记忆障碍,尤以人名及数字的记忆缺损为著。

心理障碍的分期:①急性期恐惧、绝望、 焦虑等心理反应。②稳定期:睡眠规律改变、急躁、失望的心理反应。③康复期:悲观、失望、急躁、 焦虑,有偏瘫和语言障碍的患者更突出。

心理障碍的分型:

焦虑抑郁型 乐观型 依赖型

60岁以下居多, 女性较多 60 岁以上患者偏多, 70 岁以上

紧张、担心、疑虑、 盲目乐观。 老年人偏多,

求医心切。 处于康复期间最多。

卒中后焦虑抑郁如何早期识别?

高度怀疑抑郁的表现

① 对什么都不感性趣;

② 感觉脑子反应慢了;

③ 总是感觉到浑身不适,但又查不出身体什么地方有问题;

④ 动作明显减慢;

⑤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入睡没问题,但睡觉轻,易醒。

高度怀疑焦虑 的表现

①身体或精神上痛苦地觉察到自己处理个人事务无能为力;

②不祥地预感到迫在眉睫和无可避免的危险;

③处于紧张和使身体耗竭的警觉状态;

④提心吊地沉溺于内心活动和身体感受中,从而防碍了有效处理现实问题;

⑤陷于无法解决的自我怀疑中。

行为心理治疗: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摆放到翻身、坐立、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训练等,培养患者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患者认识到只要坚持训练,积极配合治疗,就会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支持性心理治疗:针对在各种康复治疗中出现心理疲劳的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启发,通过语言、表情及治疗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使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做好患者家属及其单位领导的工作,给予患者精神、经济支持,帮助患者完善家庭支持系统,从而避免患者因脑卒中后缺乏家庭支持出现继发性心理问题。

认知性心理治疗:通过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偏瘫后的心理变化;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一些错误观念,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因脑卒中引起的恐惧不安心理;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缓解不良情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