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手术室血管夹的三次革新

发表日期:2019-10-29 来源:手术室 作者:郭炜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1.jpg

血管夹,作为外科手术中,精密微小器械的代表,其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在术中保管,术后清洗时,都是对护士的一个实时考验。

在清洗、打包、灭菌环节,传统做法是将其并排夹在一张小块的橡胶片上,方便手术护士术中清点,但在术后清洗震荡时,易出现脱落,以致遗失。为护士以及清洗人员带来不便。

鉴于此,我们一直在想办法革故鼎新,改变保存方法。

5.jpg

大家从生活中的钥匙扣受到启发,有了灵感。血管夹有类似于钥匙的特点,尾短是一个闭环。于是我们也找到一个串起它的“钥匙扣”。经过多次实验,在保存,清洗,震荡时,没有出现血管夹掉落遗失的现象。

这个"钥匙扣"被发明启用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历经了三次更新。起初,第一个试验品是别针,选用的原理是串串通。但其针尖锐利,容易刺伤医务人员,且开闭合时,弹力大,容易将血管夹弹出。

2.jpg

第二个试验品选用"毛毛虫"状的器械保护套,材质是硅胶,不会伤到医务人员,且打开时弹力小,不会将血管夹弹开,得到各个老师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血管夹体积太小,最终也没有找到可以匹配血管夹的型号。所以,这个也被无奈舍弃。

3.jpg

第三次实验我们决定自己改造别针,尖端易伤人,我们就把它磨平。开合端易弹开,那我们就去掉它的环形固定端,减少它的弹力。

模型成品出来后,孙帅老师提出,如果这个别针是环形,那么就和耳环类似。这一观点提出,我们茅塞顿开,对呀,这就是“耳环”的原理。

4.jpg

最终,在护士长的资助下,我们购买了类似于模型的产品,并当即替换,改变了将血管夹夹在橡胶皮上的这一现状。

试用了一段时间,得到了很多刷手老师的好评。

勇于探索,革故鼎新,改变一件小事,使一件繁琐的工作,变得轻松。如此,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荐稿:乔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