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辉煌新时代,谱写病理新篇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作为一名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到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已经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一年多来,病理科在李雁主任的带领下,秉承“科学严谨、钻研好学、认真负责、精准规范”的工作作风,始终不忘“救死扶伤”之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之使命,勇于开拓、精细实践,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得病理科工作业绩节节攀升,科研教学成绩斐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为新人,体验到科室在短短一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内心感慨万千,情不自禁,记录下一年来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
一、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科室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得2018年刚入职时,医院首先对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岗前培训,帮我从一名懵懂的医学生开始向战斗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转换。进入病理科以后,我正式开启了为期三年的病理住院医师规培生涯。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身上所特有的朝气和活力,让新入职的我既感兴奋、又显紧张。随着“职业生涯”的不断深入,压力也随之而来。因为我突然发现,跟在学校里学来的知识相比,初入职场的我真是“一穷二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现实工作所带来的考验才是检验一名一线医疗工作者真正的试金石,压力可想而知。但是,病理科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首先,病理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完整、详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合理分配、环环相扣、分工明确,让每名工作人员都能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大大提升了科室的自运行能力,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从而促使科室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也使得科室面貌焕然一新。其次,病理科为了加强科室管理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科室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每周三中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就上一周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汇报点评,并对本周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这样,科室领导就会对科室过去一周的工作情况有充分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每人的汇报内容,合理安排、调整下步工作,既高效又务实。作为我来说,进入科室后,按照工作制度和规章找准自身定位,从而确定自己应做什么、该怎么做,遇到问题该怎样处理,基本上一目了然。特别是我很有幸参加每周三的工作会议,虽然很多内容我听不懂或暂时理解不了,但作为新人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是无止境的,能直接参与科室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耳濡目染,对我个人成长和发展上的帮助是巨大的,让我受益颇丰。
二、谦虚谨慎、精益求精的浓郁学风为科室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对于科学严谨的科室管理,病理科浓郁的学风对于住院医师来说更加重要,也让我更加受益。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作为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不仅在科室自身发展上注重加强学习,科研上加强成果转化,而且在住院医师的培养和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一致好评。而我有幸亲身经历,受益终身。入职之初,科室负责人李雁主任对于我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视,责令科室教学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亲自审定实施。同时,他还亲自教授我使用办公软件,指导我撰写工作总结。在李雁主任的领导和详细规划下,带教老师们积极主动帮助我成长,耐心指导我学习,使我尽快进入角色。如:病理医师接触的第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处理手术标本,为了更好地描述大体标本,科室首先安排我学习标本取材记录,科室老师开始为我进行取材理论授课,并一对一带教指导我取材。昌红主任在繁忙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遇到典型病例都会拿来给我讲解,哪怕口干舌燥、喉咙微哑,依然力求讲解清晰明了;基地主任周全老师带我从最基础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开始,一点一点地指导我认识基础病理形态,不论是日常工作中,还是午休时间,甚至下班时间总是会耐心系统的为我讲授;教学主任石峰老师从国外进修回来后,日常承担着的本科生教学与科室临床诊断等多种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会把所遇到的典型病例与我分享,给我耐心讲解;教学秘书张程燕老师在住培工作上一丝不苟,为我三年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经常督促我学习与进步;科室的其他带教老师对我也是有求必应,遇到疑难问题,都能给我耐心解答……。就是在这些老师的指导下,在这样浓郁学风的熏陶下,我一天天学习,一日日成长,病理科在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上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让我们这些“新人”收获满满!同时,我也真切感受到,无论是在科室自身建设发展上,还是在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中,良好的学习风气、不断渴求的科研精神、精益求精的治学理念,是病理科良性发展的源源动力,在带给科室活力的同时,也让病理事业朝气蓬勃!
三、关心爱护、协同互助的文化氛围为科室发展提供温馨保障。
病理科不但关注我的学业成长,更关心我的全面发展。2018年冬天,我下班路上不小心摔伤了脚踝,周全老师第一时间联系到我,嘱咐我来医院及时就医;昌红主任和赵洪禹老师帮我借来了轮椅;张程燕老师推着我去骨科看病,并把家里的骨伤药带给我用;为了方便我走路,杜雪梅老师借给我拐杖;孙萍萍老师给我送来水和热腾腾的饭菜……老师们的关心和爱心,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让我感动的是,为了解决我住的远、行动不便的难题,李雁主任在百忙之中多次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最终成功帮我安排了宿舍,解决了后顾之忧。另外,今年10月,在科室老师们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医院主题为“建功新时代,青春心向党”的英语演讲比赛,以及首都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英语演讲比赛,都取得优异成绩,这与老师的帮助密不可分:李雁主任多次利用业余时间亲自帮我修改、完善演讲稿、修改幻灯片,并亲自为我示范演讲细节;周全老师细心给我传授经验,帮我理清思路;石峰老师、张程燕老师一起帮助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断给我鼓励,使我在比赛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是增强了自信。正是在这种温馨关爱、提携帮助的文化氛围中,我学到了知识、体验了生活、学会了感恩。
回顾这一年多来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最多的是知识,学会最多的是技能,感受最真切的是温暖!我也深刻体会到,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的老师们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当前,病理学科工作环境相对简陋,学科发展仍然有很多掣肘和需要改进提高的方面,但是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全体老师在李雁主任的带领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为病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在这群充满阳光的追梦人身上,我看到了病理学科的光明希望,相较宏伟恢弘的病理世界,他们虽只是万千攀登者中的一小部分,但这光明足以照耀我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名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中华民族要腾飞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就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改革勇气的有为青年为之奋斗!青年是建功立业的闯将,是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是科学和文化的旗手,更是我们新时代的创造者!我有幸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有幸在我人生启航时就遇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带给人无限希望的病理学家!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力争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病理医师,为病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荐稿:李雁)
上一篇: 白色战场
下一篇: 致即将结束的规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