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创造和谐医患情

发表日期:2006-08-29 来源:患者服务管理中心 作者:徐朝晖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在病友中心每天都会接待不同的患者,帮助他们完成不同的需求,前不久在这里上演了一段医患间的感人故事,帮助一位60多岁的老人实现了他人生的最后心愿。

  六月下旬的一天,一位在外三住院的患者家属叩响了病友中心的大门,工作人员把他让进屋来,耐心地询问有何需求。家属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诉说了这样一个请求:他的爸爸六十多岁患肺癌,已经到了晚期,生命垂危。但老人家在沈阳,一心想回去再最后看一眼家乡和亲人。家属很想满足老人这个最后的要求,但又很为难,怕在回家途中有什么不测又处理不了。我了解到这个情况,马上与票务中心联系为患者订上了第二天的飞机票,并向病区询问好患者的病情在途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状况及急救措施。虽然第二天是周六,但中心工作人员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休息,满足了家属这个特殊的请求。

  第二天早五点钟,中心派我提前等候在住院大厅门口,与家属一起将患者抬进救护车直奔机场。一路上我不断地为患者更换氧气袋,并严密观察他的病情变化,安慰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尽量减少耗氧量。终于平安的到达了机场,但临登机前办手续时,意外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此次航班因为没接到事先的通知没有安装氧气装置。但病人一刻也离不开氧气,机场考虑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拒绝让其登机。看到老人脸上失望的表情和由于着急造成的呼吸急促,我心急如焚,一边给他加大氧流量一边安慰他一定要保持镇定。待老人稳定下来后,我反复与机场协商交涉,我的真情终于打动了机场管理人员,答应在下一班飞机上破例给患者临时配置了氧气装置,一个大问题解决了,我紧张的心刚刚舒缓下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原来病人离院之前,病区医务人员是算着能准时登机的时间为患者进行了必要的治疗,但现在又改航班了,比预计时间晚两小时,怎么办?病人的病情会不会在这两小时中发生变化?我立即与外三取得联系,根据医生的口头医嘱找到机场的医务室,协商购药,在患者登机前我又为他进行了注射治疗,以保证患者在途中的生命安全

  一切都顺利地进行着,快登机了,老人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激动地眼眶噙着泪水,好久只说出一句话:“姑娘,太谢谢了!”四只手紧紧相握,相望无语,但情感却从指尖传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里。医患之间的感情此时已经从紧握的双手中升华到了极致,变成了亲情。

  望着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视线模糊了,我多么愿意为您再多做一些事情,让您多感受一下这世间美好的真诚与爱,但现在我能做的只能是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您:一路走好!

  这只是发生在病友中心的一个小小的故事,类似这样的事例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它们普通而平凡,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惊世骇俗,但却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欣慰和感动,医患之间的那份真情也在这种相互感动中得到了升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