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几内亚
发表日期:2008-09-19
来源:急诊科 作者:解跃辉 本页责编:原驰
|
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巴黎、再从巴黎到几内亚,经过近40小时的漫长旅途奔波,我们中国医疗队一行14人终于在8月18日晚踏上了万里之遥的非洲大陆----此行的目的地:西非国家几内亚的首都科纳克里,此刻,国人还在为赛场上的奥运健儿加油欢呼。
|

|
几内亚是非洲的重要国家之一,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是法语,她濒临大西洋,其首都科纳克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在26.4度,绝对最高气温38.1度。侨居于此的中国人把几内亚的自然状态归为:“地不震,海不啸,水不淹,土不跑。雨季大雨倾盆,下起来没完没了,旱季炎热雨少,烈日似烧烤,悄悄换季时,最怕蚊虫咬。”而更重要的是,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生活、医疗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长期以来,无私援助非洲一直是中国对非外交政策之一,这也是我们医疗队此行的最终任务和目的。临行前,我查阅了不少有关几内亚的资料,甚至用google卫星地图“扫描”了一遍科纳克里,想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下这个陌生国度的方方面面,让自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便尽快进入角色。尤其是飞机从巴黎现代化的戴高乐国际机场飞往几内亚的时候,6个小时的航程中,我的思绪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直在脑海里勾勒着这个国家的轮廓:这里的语言、文化、习俗、饮食、医疗、传染病、交通、教育……
飞机徐徐降落在极其简陋的科纳克里机场,凭窗看到的是稀稀落落的灯光。此时正是雨季,外面的雨很大。当我真正踏上这块土地,在乘车前往驻地的途中,映入眼帘的一切还是让我非常震惊:整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低矮破旧的铁皮顶房屋,垃圾、污水随处可见,路上灯光很少,道路坎坷不平,黑乎乎的街道上,看不到整齐划一的绿化带,繁华与现代似乎离这里非常遥远。如此的城市面貌超出了我的想象,不由得让我担忧起这里的医疗卫生保健情况,看来这里的人们真的需要我们的支持与帮助,送医非洲任重道远且意义重大,我一定要为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辱此行的崇高使命。
我了解到,在几内亚有几千名中国人,他们各自怀揣不同的梦想来到这块土地上打拼,捕鱼、卖布、经销日用品……昼夜辛劳。而我们是中国医疗队,我们不仅仅代表我们自己,更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医护人员的形象。两年的援外任务将会充满艰辛,无数工作及家庭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但是有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榜样力量,有着一颗为祖国奉献的雄心,我一定全身心投入到为非洲人民服务之中,向祖国交上一张优异的答卷,我对此充满信心。
几内亚介绍
面积245857平方公里。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接科特迪瓦,南接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352公里。地形复杂,全境分4个自然区:西部(称下几内亚)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几内亚)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贾隆高原,西非3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均发源于此,被称为“西非水塔”。东北部(上几内亚)为平均海拔约300米的台地。东南部为几内亚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宁巴山,为全境最高峰。沿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内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 |
|
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京ICP备11039022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