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历史

超声科志(草稿)

来源:宣传中心 本页责编:原驰
 


 
 
北京世纪坛医院(原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超声科始创于七十年代,由我国中华超声医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著名心脏超声专家任建芳主任创立,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超声科现已发展成为学科技术人才梯队合理、超声诊断设备和介入治疗设施先进的独立科室。目前具有心脏血管、腹部、小器官、妇产科和介入超声等完善的专业设置,拥有世界一流的超声诊断设备和先进的医学影像工作站,在超声诊断、教学、科研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另外科室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东南大学医学院、北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实习任务,并承担进修医生培养及住院医师培训任务。目前,超声科分为4个专业组:腹部超声组、妇产超声组、心脏血管超声组及介入超声组,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护师1人,录入员7人,承担全院近1000张床位的超声检查和治疗,每天约检查病人200余人次,全年检查病人约6万余人次,介入性超声5百余人次。

一、历史沿革

1976年在内科的心电图室开展了超声心动检查。

1978内科设超声心动图室,当时有2名医生,由任建芳负责。

1984年,超声室隶属功能检查科。

年建科,有人员   人,可以开展    项目。

目前,超声科分为4个专业组:腹部超声组、妇产超声组、心脏血管超声组及介入超声组,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护师1人,录入员7人,承担全院近1000张床位的超声检查和治疗,每天约检查病人200余人次,全年检查病人约6万余人次,介入性超声5百余人次。

二、业务开展

1978年开展A型超声诊断,主要用于探测脑中线和心脏一维结构。1979年开展M型超声诊断和心脏超声诊断1981年开展B型超声诊断,主要用于腹部脏器和妇科检查。1986年开始多普勒超声诊断(1986年开始频谱多普勒超声诊断,1990年开始彩色我普勒超声诊断、连续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超声诊断水平从此跃入新台阶。1989年开展了全铁路系统医院第一例介入超声,超声引导下肾脏组织活检。1993年开展腹部脏器及小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使超声诊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之后相继开展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胃肠道超声、术中超声、血管超声、腔内超声。目前除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外,还可完成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检查等最新的超声成像和诊断,对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除开展正常的超声检查外,还开展介入超声,主要进行超声引导下各类穿刺活检、囊()肿治疗、置管引流、粒子植入、超声造影等。

超声科目前开展业务:

1.心脏及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动脉闭塞性病变及血栓栓塞性病变的诊断。

2腹部、小器官超声诊断

包括消化系统如、胰、脾、肠道病变;泌尿生殖系统如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睾丸病变;小器官如甲状腺、乳腺、局部皮肤、肌肉组织病变的诊断。

3妇产科超声诊断

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病变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及发育情况评估、胎儿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诊断。

4介入超声

肾病变穿刺活检、囊()肿抽洗加腔内药物注射治疗、置管引流、粒子植入、超声造影等。

2002年开发科内超声工作站,使用3年;2005年建立了规范化的医学影像工作站,实现了超声报告的规范化和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三、科研教学

科研方面:

近年来超声科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1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队列研究

2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膜粘连的评价

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评估

4超声在更年期妇女激素治疗中的风险评价

5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研究

6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肤血管瘤诊断及疗效评价

7卵巢癌早期诊断

8声学造影对颈部血管斑块稳定性研究

9铁路站车退休职工前列腺癌发病调查

新技术的应用:

1超声经静脉声学造影

2超声宫腔及输卵管造影通液术

3超声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洛欣融解治疗术

4肛周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5超声引导经皮羊膜腔穿刺注药治疗术

6经阴道盆腔肿物穿刺活检术等等

7外周血管病变的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8三维心动超声检查

9超声引导经皮羊膜腔穿刺注药治疗术

10无腹水状态下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粒子化疗

11移植肾动脉阻力指数及移植肾活检对移植肾排异监测

12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术

13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瘤活检术

14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术前定位术

15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脏运动功能

16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化学消融术

17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膜粘连的评价

18超声引导下骨肿瘤活检术

19超声引导下PTCD

20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脏运动功能

21胎儿三维超声

22胎儿超声心动图

23超声引导下腹腔肿瘤射频消融术

教学方面:

超声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支以高级职称和博士硕士人员为骨干、以青年医生为主体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师资队伍,有着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东南大学医学院及北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学实习任务,并承担进修生的培养、住院医师培训等任务。因学员基础、学习目的不同,我们针对每个学员需求,从理论到实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医生亲自指导,通过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结合,使学员学有所获,学习结束时理论与实践有了明显提高,基本能独立完成超声科日常工作。

 
 

 

设备引进

1978A型超声;1981年购入ATL 4000 B1986年引入超8机型和横河RT-3000型超声;1990年引入hp sono10002003年引入GE公司LOGIC92005年引入西门子公司SEQUOIA5122007年引入PHILIPS公司IU222008 引入GE公司V730Expert2009年引入百胜公司Mylab60

超声科现有各类高中档彩色超声诊断仪9台,其中包括具备当今世界上超声诊断最高端技术的SIEMENS公司SEQUOIA512彩色超声诊断仪、GE公司LOGIQ9V730Expert 彩色超声诊断仪和PHILIPS公司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并拥有2台高档彩色多普勒便携超声诊断仪,GE公司LOGIQ e,VIVID i

五、超声科应急事件

“奶粉事件”

20089月“奶粉事件”轰动全国,自媒体报道了食用含有三氯氰胺的“三鹿”奶粉可能致泌尿系结石的新闻后,前来医院筛查的患儿突然增加,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超声科的工作人员走到了第一线,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北京市儿童医院作为专科医院成了这场战争的集中地,来自全国各地患儿势如潮水,为了紧急应对,儿童医院专门设立了筛查门诊,北京市各医院超声科派医生支援,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在这场战斗中冲到了前线,根据医务处的安排,超声科克服本院门诊量大、科室人员不足等困难,每天抽调一人前往儿童医院筛查门诊开展患儿结石筛查工作。

超声科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也为“奶粉婴儿”开辟了绿色通道,安排24小时值班,采取优化候检流程、简化检查环节等有效措施,尽量缩短候检时间,尽量安排“奶粉婴儿”优先检查,当天申请、当天检查,当时出报告。并针对这次筛查的特点,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制定的检查方法、诊断程序、报告书写等要求进行检查,并根据指示不断修改完善;在诊断方面要求准确、慎重,确诊的患儿必须经上级医生复诊。

在此期间,科主任多次召开全科会议,传达市卫生局和医院有关指示精神,要求全科医务人员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全科人员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以确保高质量完成 “奶粉”事件中婴幼儿筛查工作,稳定患儿家长情绪。

在二十多天的紧张工作中,超声科全体同志在科主任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互相支持,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突发事件所致的超负荷任务。通过这次突发事件,深深体现了超声科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团队精神。科领导始终工作在一线,并负责指挥、部署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业务骨干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指导,决不放过一个疑点。年轻医生在这次事件中,吃苦耐劳,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发挥了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全科共筛查  余名婴幼儿,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和医院交给的任务。

六、超声科规章制度

我科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人材培养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各级医师职责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财产物品管理制度和各种安全措施等。

 
 


 
 
附:

超声科工作理念:

为临床服务,让患者满意

超声科成员:

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初建时只有3人,由任建芳任主任,任建芳主任曾赴美研修超声心动图,后来客座费城大学医学院,担任亚洲超声联合会副主席及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2008年王慧宇主任当选中华超声学会北京分会介入超声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超声科人员名录:

任建芳、陈松、江凌、朱晓兰、张丽萍、马庆、李卫、王文燕、王慧宇、刘学戎、赵焱丽、杨敏李毓萍、张亿倬、张红、赫双赤、刘勇顾小宁刘芳赵晓宁、金海月、顾静、闫庆花、张嘉原、白云、周小妹、赵慧、梁飞霞、李斐

超声科大事记:

1976年:任建芳参加南铁医超声心动学习班。随后,到上海参观学习,回院后建议成立超声室。

1978年:对107例正常人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写出“正常人超声心动图评价”,在当年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上宣读。

1978年:超声科3名工作人员,A型超声。

   主要用于探测脑中线,心脏一维结构。

1979年:开展M型超声,心脏超声

1981年:购入ATL 4000 B型超声,开展腹部脏器,妇科超声扫查。       

1983年:任建芳主任赴美研修超声心动图。

1984年:任建芳主任当选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

1986年:引入超8机型,开展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大提高心脏超声诊断水平。

1986年:引入横河RT-3000,开展多脏器B型超声。

1987年:任建芳主任再次赴美,客座费城大学医学院。

1989年:任建芳主任当选亚洲超声联合会副主席。

1989年:开展全铁路系统医院第一例介入超声。

    超声引导下肾脏组织活检。

1990年:引入hp sono1000,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开展连续多普勒技术,心脏功能评价等等。

1992年:开展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引流。

1993年:开展腹部脏器彩超,甲状腺彩超等等。

1993年:开展食道超声心动图。

1994年:开展眼球超声检查。

1995年:开展全院第一例术中超声。

1998年:开展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开展组织多普勒超声。

    开展阴道超声,直肠超声。

2000年:开展胃肠道超声诊断

2001年:开展三维超声,用于腹部脏器,主要是胃肠胆囊、膀胱

    三维超声用于胃肿瘤临床科研

2002年:开发科内超声工作站,并使用3年,后由于计算机人员离职未能继续。

2003年:全科抗击非典。

2004年:开展超声引导下放疗粒子植入

2005年:引入数字化超声工作站

    开始超声零预约制度

    建立夜间及节假日值班制度

开展新技术

1超声经静脉声学造影

2超声宫腔及输卵管造影通液术

3超声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洛欣融解治疗术

4肛周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5超声引导经皮羊膜腔穿刺注药治疗术

6经阴道盆腔肿物穿刺活检术等等

 
 

 

2006年:协办全国靶向治疗会议并做专题报告

    专业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全面开展床边超声,覆盖所有脏器

开展新技术

1.外周血管病变的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三维心动超声检查

3.超声引导经皮羊膜腔穿刺注药治疗术

4.无腹水状态下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粒子化疗

5.移植肾动脉阻力指数及移植肾活检对移植肾排异监测

6.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术

2007年:开始完成社区及支农工作

    奥运培训工作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瘤活检术

2.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术前定位术

3.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脏运动功能

4.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化学消融术

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膜粘连的评价

科研项目:

1.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队列研究

2.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膜粘连的评价

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评估

4.超声在更年期妇女激素治疗中的风险评价

5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研究

6.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肤血管瘤诊断及疗效评价

2008年:王慧宇当选中华超声学会北京分会介入超声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奶粉事件”

    全员参与医院感动式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超声引导下骨肿瘤活检术

2.超声引导下PTCD

3.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脏运动功能

4.胎儿三维超声

5胎儿超声心动图

6.超声引导下腹腔肿瘤射频消融术

科研项目:

1卵巢癌早期诊断

2.声学造影对颈部血管斑块稳定性研究

3.铁路站车退休职工前列腺癌发病调查

超声科全体成员将满怀梦想、职业良知和责任,在超声之路上稳健前行,追求卓越、开拓创新、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超声科历届科主任:

  任建芳: 1978-1989

  朱晓兰: 1989-2005

  张 : 2005-2006

  王慧宇: 2006年至今

  杨 : 2009年至今

 

超声科全家福

先进集体照片

超声科诊室照片

超声科介入室照片

超声科办公区照片

超声科会议室照片

超声科候诊区照片

(供稿:闻卓)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