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125I粒子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

发表日期:2010-02-08 来源:乳腺外科 作者:李艳萍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有时临床医生会遇到非常棘手的病例:肿瘤生物学行为较恶,治疗后复发,对各种治疗耐药,体外放疗已达到治疗剂量,无法再进行。肿瘤局部复发不仅给病人心灵带来阴影,肿瘤破溃、恶臭、继发感染也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院近年采用的放射性粒子125 I局部治疗为这部分病人带来了福音。

[详细病例]

患者***78岁,20085月就诊。诊断:右乳腺癌局部晚期,原发灶5*6cm,腰椎转移,骨痛。肿瘤穿刺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阴性。因病人体弱,同时患多种内科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原发病灶无法切除。给病人腰椎放疗,第三代双磷酸盐静点4周一次,希罗达口服6周期后乳腺局部放疗,放疗后序贯来曲唑2.5mg/日,疗效达PR肿瘤得以控制达15个月。

200910月,患者肿瘤再度增长,侵及周围皮肤,破溃,需服用止痛剂止痛,口服希罗达无效。放疗科意见:周围组织(肺)放疗剂量已达极限,不建议再进行体外放疗。

200911月初,为病人进行放射性粒子125 I肿瘤内植入,治疗后一周病人疼痛明显减轻,停用止痛剂。现病人治疗后9周,病情稳定,肿瘤缩小,肿瘤周围皮肤侵润明显减轻,正在进行内分泌治疗,他莫西芬10mg2/日口服。

放射性粒子植入最主要的特点是局部适形治疗,肿瘤靶区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较低,这就有效地提高了治疗增益系数,减少了并发症,增加了疗效。与远距离外放射相比,具有靶准、量大而直接,且为连续性高或低剂量率放疗的特点,从而大大改善了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全身放疗的毒副作用。

[相关资料]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恶性实体瘤

(其他作者:李力军;荐稿:贾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