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岗位,做全面合格的医生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医生和一名中共党员,我有幸参观了北京市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一切为了人民”主题展览,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天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纵观党的光辉历程,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无不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党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和武装斗争,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在和平年代激励着一切爱国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而党的群众路线,自始至终保持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共产党人一生践行的准则,“一切为了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勇气,更是为之奋斗终生的承诺。犹犹豫豫者,会止步不前,有畏难情绪者,会望而却步,只有立场坚定的共产党员,才会为达目的,勇往直前。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很少需要象革命战争年代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在抗震救灾、抗击非典等特殊时期,依然需要有人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即使是平常时期,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也有责任立足本职岗位,做全面合格的医生,为党旗增辉添彩。 记得二十多年前刚进入医学院校的时候,在开学典礼上,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曾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古语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做医生需要有仁心仁术,需要有奉献精神,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能在枯燥的医学理论和不断重复的医学实践中,寻找到行医的乐趣和自豪感,在救死扶伤中体现人生的价值,要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作为一名医生,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对得起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的称号。” 是的,白衣天使不是那么好当的,也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当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医学前辈的嘱托依旧时常回响在耳边,而多年来的亲身体验也让人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前辈们感言的深层含义。随着医疗环境的变迁,医患关系复杂性的加剧,使得做一个医生,尤其是好医生,变得更加“不那么简单”。 首先,没有良好的医德,没有过硬的技术,一味想靠行医赚钱者,请靠边站。医生的行当里容不下道德败坏和滥竽充数的“神仙”,需要的是苦干加巧干,崇尚的是勇于奉献和任劳任怨。君不见,为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了更好地方便患者就医,有多少家医院已开设了双休日全天门诊和全年365天无假日门诊,以及延时门诊、夜间门诊等,有多少医护人员节假日期间不能与家人团圆,依旧奋战在临床一线! 其次,由于医患关系的日趋复杂化,以及医保等政策的日益细化,即使再好的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同时心里总会有那么一点不安,因为医生在为病人诊疗的同时,要时刻想着与病人沟通是否到位,说的话病人是否真的听见,不仅听见还要听懂,否则就有可能侵犯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因为同样的药品,有些病人只吃进口的,而一些病人只认国产;因为一些检查,病人在你的医院查,一些检查又非要另选医院,有些检查、化验则要求必须完成在当天;因为现在行医,不是病人到你处求医那么简单,病人也有自主权、选择权、知情同意权。另外,你还要负责核对病人身份是否与真实身份相符,要保证患者实名就医,在给患者用药时,还要小心是否超医保范围,是否符合医保适应征,是否未到期开药,是否……等等,等等。总之,要小心加小心,要仔细加认真,真可谓“来不得半点马虎”。 当然,一方面是由于人命关天,确实马虎不得,另一方面是因为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的关系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而医患关系更是相对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需要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共同做出努力的,同时,也需要广大患者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谅解。更需要医患双方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进而达成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相互理解。只有大家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医患关系的矛盾,从而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在此过程中,共产党员尤其需要立足岗位,发挥表率作用,避免不切实际的空谈。 再者,医生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跟得上医学发展的最前沿,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经验。随着诊疗标准的更新和完善以及新药的不断涌现,新的观点极大地冲击着旧的观念,即使再有经验的老医生,如果不及时调整思维方式,更新知识和观念,都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医生在接受新的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迎接适应计算机联网、预约挂号、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和检查单,以及分诊叫号系统等网络新要求的考验,否则,你会难以胜任做一名现代化医院的医生,更无从谈起什么立足岗位做贡献。 总而言之,空有一腔热血,而不做充分准备的人,是无法成为一名好医生的。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好医生,从责任、道义、心理、思想、观念、学识、技术等多个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朋友,作为一名医生,您准备过了吗?作为一名党员,您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医生党员,我愿时刻准备着。 (荐稿:徐朝晖)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