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我敬我业

医术高明心甘托,馨怀杏林春暖博

——记麻醉科成功为九旬老人全麻下手术

发表日期:2011-11-21 来源:麻醉科 作者:王晓宁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人阅读
 

初冬的早晨,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让人们不禁感到一阵阵寒意。然而,在世纪坛医院麻醉科办公室里,却是暖意融融的景象——89岁王老的家属来到这里,紧紧地握着赵斌江主任的手,连声感谢,眼角现着泪花。

事情发生在十一月的一天,一位满面痛容的耄耋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就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老人被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管炎。目前的情况应该尽快手术治疗,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外科手术难度不大的病例,却难坏了主治的外科医生。原来,这位老人手术的主要问题是高龄,而且还伴有肺气肿、心肺功能差、贫血等多种术前问题。手术如果在全麻下进行,术中稍有失血就很有引起循环衰竭,术后苏醒延迟或无法拔除气管导管,而这足以将老人的生命推向边缘。患者和家属在被几家医院告知手术和麻醉风险太大,无法手术的情况下辗转来到我院。

患者的极度痛苦使得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坚决要求手术,而这也使得家属们焦虑万分。在充分了解了手术风险后,家属在老人的要求下回家“看最后一眼”——患者和家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坚决要求手术。外科主任路夷平也高度重视,请示医务处,进行了包括麻醉科主任赵斌江在内的多科室联合会诊。

赵斌江主任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对患者进行了术前的详细评估,最后认为可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全麻下先试用低压力气腹探查手术,如果患者循环出现较大波动,就立即改为开腹手术。全麻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加强术中呼吸及血气等检查的监测,尽可能地维持患者的多脏器功能稳定,术后在循环、呼吸及意识恢复等都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减少术后肺部的并发症。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老人在119日被接入手术室,负责此次麻醉的是麻醉科主任赵斌江、王晓宁主治医师及于建凤进修医师。进入手术室后,老人精神上很紧张,赵主任和王晓宁医师对患者进行了精神上的安慰和放松,并像亲人般陪同老人说话转移注意力。很快,老人放松了许多,于是在麻醉监测下,王晓宁医师顺利地进行了桡动脉穿刺置管及全麻诱导,路夷平主任和几位手术医师也迅速行气腹穿刺针置入,在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药物调节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于是赵斌江主任决定可以暂不中转开腹以减少手术创伤,尽可能的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

几位麻醉医生精确地调整着麻醉深度,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两个小时,手术结束了,而这时患者也出现了苏醒的迹象。通过给患者耐心的培养呼吸并吸除气管内的痰液,老人在不吸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7%,这比术前的情况还要好。在拔除了气管内导管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了!”

时光飞快,转眼就到了术后的第5天,也是老人该出院的日子。老人的家属们一大早就捧着鲜花来到麻醉科办公室,对麻醉科医生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深表感谢:“是你们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

这正是:感激涕泠无语说,谢字轻微难达意,医圣妙手百姓福,生佛卷万普照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