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临时接到院里的通知,安排我周末跟随摄制组前往沈阳,探望并接李厦和她的父亲来京参加节目,早几天就得知了这次李厦和她父亲要来北京录制节目的消息,能亲自前往心情十分激动。李厦病愈出院后来复查过一次,恢复得不错。想一想,一转眼又有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她现在如何。
周六清晨七点钟,列车迎着东升的太阳缓缓开动。带着所有关心着李厦的同事们的问候和祝福,我们踏上了这次北上的旅程。透过清晨的薄雾,望着窗外的一轮红日,时隐时现。我心中有许多个问号:李厦现在过得怎么样?她父母还好吗?房子买回来了吗?一家人的生活是不是已经回归平静了呢?真希望列车快一点、再快一点。
记得李厦出院时曾经一再邀请我们有机会要到她家做客,所以我们打算给她一个惊喜,事先没有告诉她和她父母这次有我随行。安顿好住处,简单吃完午饭,大家想先商量一下下午到李厦家去的安排。记者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李厦父亲的电话。他说现在已经下班了,过来接大家到家里看看。
我的心中浮现出他的样子,在我印象里,李厦的父亲是个话很少的人,很朴实,很诚恳。李厦病重的时候,每每向他交代病情,他总是用一种焦急又期盼的眼神看着我们,他用眼睛对我们说:“厦厦怎么样了?请你们一定救救她!”当李厦出院时,他又是用含着泪的双眼对我们说:“太感谢你们了!”这让我印象深刻,那是种无比真实的感情流露,比任何语言更让人感动。
很快,李厦的父亲来到我们的住处。他走进房间,我迎上去和他握手,他先是一顿,接着一把紧紧握住我的手,深深地鞠了一躬。当他直起身时,我看到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满口说着:“谢谢你们呀!谢谢你们救了厦厦!”好久才平静下来。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没想到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还会这么激动!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这份感情让我感动,顿时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涌动。身在其中,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我们出发前往李厦家。来到家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福字和两行对联,很是喜庆,顿时让人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来开门的是李厦的妈妈,把我们迎进屋,刚才的一幕再一次上演,李厦妈妈拉着我的手,刚说了两句话就忍不住流起泪来。李厦爸爸一边请客人们落座,一边过来劝着李厦妈妈,眼里的热泪一直在打转。他们不停地向记者说着:“感谢世纪坛医院呀!没有他们就没有厦厦的今天呀!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呀!”我再一次被震撼了。过了许久,他们才平静下来。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我才有机会仔细看看他们的新家。这是他们的一个亲戚多年前买的房子,去年换新房,就以原来的价钱卖给了他们,他们搬进来有一年半了。房子不大,一室一厅。40平米的空间里摆满了东西,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很是温馨。显眼的地方都摆放着李厦的照片,那是一年前搬进新家时照的。每张照片中她都洋溢着灿烂甜美的笑容。窗边摆放着一台电脑,那是李厦和妈妈视频聊天用的。只要有空,每天她都会抽点时间和妈妈聊聊天,让妈妈放心自己在广州平平安安的。
从他们的交谈中我得知,李厦在广州一家批发服装的公司打工有一年多了,现在在做财务工作,虽然收入不算多,倒也能攒下些钱。据李厦妈妈说,自从病愈出院后,李厦改变很大。以前喜欢撒娇的她突然懂事了许多,开始惦记着父母了,为了节省长途电话费,她给妈妈买了电脑,让妈妈可以天天看到她。她还会时不时地买些东西给爸爸妈妈寄回来。李厦还时常对父母说,以后要好好努力,一定要回报医院、回报社会。李厦的爸爸妈妈边说边激动地给我们展示着李厦寄回来的东西,虽然不算昂贵,他们却都原封不动的保存着,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怎么舍得用呢。
李厦的爸爸妈妈现在也在努力地工作,他们本都是下岗职工,李厦的故事感动了全社会,回家后经人介绍,他们都找到了工作。李厦的爸爸在一家工厂做外联工作,李厦的妈妈在一个餐饮单位做饭。虽然收入不多,工作也挺辛苦,但家里毕竟有了稳定的收入。李厦爸爸对我们说:“现在我们还欠着十多万块钱,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安定,慢慢还一定会还清的。”这一家人现在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可是从这温馨的小家和他们的言谈中无处不显露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回到住处,整理一下一天来的思绪,无不让我感动。不由得回想起当年的一幕幕情景。初见李厦时,所有人都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正在被病魔摧残着,死神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李厦的父母守在她的床边,总是用期待甚至祈求的目光看着我们,他们在说:“求你们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女儿呀,她还年轻!”
每个医护人员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可是时间一天天流逝,李厦仍不见好转,逐渐累加起来的高昂费用让李厦的父母却步了。“女儿还救得回来吗?我们已经交不起继续治疗的费用了……”院领导看出了他们的忧虑,院长在李厦的病情讨论会上果断而坚决地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要考虑费用,不要考虑后果,我们一定要不计代价地救活这个年轻的女孩!”这个决定在李厦的父母即将无助地要放弃抢救时改变了李厦的命运。
随后的日子里,医护人员们日日夜夜守护在李厦的床边,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厦渐渐地好起来了。在大家都在为她高兴的时候,李厦的父母却悄悄地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难道女儿好起来了,父母却不要她了?直到三天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之前的抢救费交齐了!李厦家本不富裕,这些钱是怎么交上的呢?当我们再次见到李厦的父母时才知道,他们把房子卖了!李厦的父亲曾对我们说:“女儿的命是世纪坛医院救回来的,我们怎么能欠医院的钱呢!砸锅卖铁卖房子我们也要把钱交上呀!”所有人为之动容,这份真诚和诚信感动了所有的人。
李厦痊愈出院时,院领导决定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全院职工也踊跃地为李厦捐款。当院领导把这承载着所有人对李厦全家关心的15万元钱交到李厦爸爸的手中时,他哭了。那是感激和激动的眼泪。“我们全家忘不了世纪坛医院,忘不了所有关心李厦的人。”正是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感让我们坚持到了今天,是李厦全家的诚信把我们的距离拉近,是这份互相的信任和理解让我们成为亲人。
这次,李夏虽远在广州也赶回了家,本来她每年春节才回家一次,我们也想借着这回做节目的机会能让他们全家小小地团聚一下。大家就等李厦到家了,也许是好事多磨吧,偏偏这几天沈阳大雾,飞机误点了。直到第二天,我们将要踏上返程时,才见到了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李厦。
她见到我并没有哭,而是一下子扑到我怀里,笑着,喊我的名字,像是见到了最亲的大哥哥,看得出她已经找回了一个年轻女孩应该有的自信和阳光。谁又能看得出她是一个曾经险些被病魔夺取生命的人呢。真为她高兴!我们向车站走去,看着李厦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开心地笑着、说着,一家人其乐融融。谁又知道这是一个曾经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家庭呢。列车缓缓地开动,一路上,李厦的爸爸和李厦一直手拉着手,看着他们,我的心里也无限甜美。
夕阳西下,在落日的余晖里,我心中却有一颗火红的太阳在冉冉升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何尝不是一家人呢,这个故事不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其中的奥秘吗。我深深感慨:作为一名北京人,一名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员工,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要体现出世纪坛医院的文化精神,更要体现出北京精神。正是我们对生命的执着与爱感动着患者和家属,也正是患者和家属的诚信和信任鼓舞着我们,爱就在我们身边!
相关事件采访:
北京卫视频道《身边》栏目《“生命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