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专家解读:春季过敏始末
为什么一到“春天”就过敏? 由于春季多风,同时也是花开叶茂的时节,花粉、尘土这些致敏物在风中飞扬,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结膜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以及异位性皮炎,因此,春季是过敏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其中,异位性皮炎一般相对少见,大众不太了解,这是一种和遗传相关的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症状都有哪些? 过敏大都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这和个人体质相关,同时,引发过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也是十分复杂的,可能表现为全身,也可能是局部症状。 ¯ 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痒、流泪; ¯ 鼻部症状:流鼻涕、打喷嚏; ¯ 一般口唇过敏:会肿得很高; ¯ 皮肤过敏:一般会瘙痒、起皮疹、红斑、水泡等; ¯ 严重的过敏会危及生命,但一般这个概率是很低的。 如何预防、护理过敏? ¯ 过敏症状高发时,开车时关闭车窗,通过空调过滤窗外的粉尘、花粉; ¯ 行人佩戴口罩也可以有效避免吸入花粉和粉尘等致敏物; ¯ 严重过敏时,选择改变环境,远离过敏原,或尽量减少外出; ¯ 在皮肤护理上,润肤剂的使用十分重要,做好保湿、隔离,减少干燥的同时也能够阻隔过敏原; ¯ 另外,不要过度洗涤,以免破坏皮肤天然的保护屏障,沐浴后尽快补充润肤剂。 专家提示:“药物过敏”不容轻视 药物过敏,公众应给予充分重视,这在目前很常见,指的是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外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后所引起的皮肤、内脏等,产生过敏反应,统称为“药物性皮炎”或者“药疹”。 常见的能够引起过敏的药物: ¯ 第一类是抗生素类,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最常见。 ¯ 第二类是解热镇痛药,种类繁多,应用较多,比如常用的感冒药就属于这一类,白加黑、康泰克、维C银翘片等,一些感冒药属于中西结合复方制剂,一些人有可能对其中成分产生过敏。 ¯ 另外,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有冠心病和脑梗塞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预防栓塞,要注意这个药过敏的机会也是挺高的。 ¯ 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摄入脂肪类食物较多,运动不足,由此所引发的代谢性异常,尿酸高,容易引发痛风。一种用于治疗痛风,起到降低尿酸作用的药物——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容易过敏,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 对于一些镇静催眠药,大众也需要警惕过敏。 专家提示:注意区分“过敏”和“刺激” 要注意区分过敏和刺激,一般来说刺激适用于多数人,而过敏少数人发生,发生过敏时会比较 | |||||||||||
痒。“也可以通过皮肤科斑贴实验来化验,确定是否是过敏了。”
|
相关文章
下一篇: 宝宝打疫苗 妈妈做“功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