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特异性肝损伤是罕见但是严重的
题目: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上市后特异性肝损伤的报告(Hepato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statins: Reports of idiosyncratic liver injury post-marketing) 背景与目的: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药物诱导肝损伤(DILI)的数据尚有限。 方法:对来自瑞典药品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1988至2010年)的疑似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纳入对象要求其转氨酶>5×正常值上限(ULN)和/或碱性磷酸酶>2×ULN。 结果:在124/217(57%)的患者中,可疑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类型是药物诱导肝损伤。共计73/124(59%)的患者药物诱导肝损伤因果关系分级为可能,平均年龄64岁(57-73岁),55%为男性;而25/124(20%)的患者因肝酶轻度升高而被排除,26人因分级为不太可能出和/或缺乏数据而被排除。据报道,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药物诱导肝损伤的比例为1.2/100000人。阿托伐他汀的肝损伤比例为30/73(41%),辛伐他汀为28(38%),氟伐他汀为(15%)等。两名患者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1人接受肝移植,25人(34%)出现黄疸。3人再次应用相同他汀类药物导致了相似肝损伤。治疗的平均时间为90天(30-120天),阿托伐他汀为120天(39-248天),辛伐他汀(NS)为75天(30-150天)。阿托伐他汀比辛伐他汀更多出现胆汁淤积/混合损伤﹝(17/30(56%)Vs 7/28(24%)(p=0.018)﹞。 结论: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特异性肝损伤是罕见的,但是严重的。在恢复后,再次应用此类药物可以导致相似的肝损伤模式。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开始后3-4个月出现肝损伤。阿托伐他汀与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相关度最高,辛伐他汀更多出现肝细胞性损伤。 (选题审校: 李彦,栾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
(荐稿:奚宝晨) (引用来源: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889469(J Hepatol. 2012 Feb;56(2):374-80. Epub 2011 Sep 1)) |
相关文章
上一篇: 8种食物让你越吃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