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低血糖昏迷”?
þ 什么是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50mg/dl),由低血糖导致的昏迷称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交感神经和脑部。交感神经受低血糖刺激后,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后者可刺激胰升糖素的分泌和血糖水平的增高,又能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而引起心动过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和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þ 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
胰岛外肿瘤;
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严重肝病;
乙醇性肝损伤;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þ 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
乙醇性肝损伤;
2型糖尿病早期;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þ 临床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此组症状在血糖下降较快,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更为明显,是一种低血糖引起的代偿反应主要包括大汗(约占1/2冷汗多见)、颤抖(约占1/3)、视力模糊、饥饿、软弱无力(约占有1/4~1/3),以及紧张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等。
中枢神经受抑制的表现。此组症状在血糖下降较慢而持久者更为常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是中枢神经缺氧、缺糖症群。中枢神经越高级,受抑制越早而恢复越迟。
主要表现为:
大脑皮质受抑制;意识蒙眬,定向力及识别力逐渐丧失、头痛头晕、健忘、语言障碍、嗜睡甚至昏迷跌倒。有时出现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躁狂等。
皮质下中枢受抑制;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可有阵挛性舞蹈性或幼稚性动作心动过速,瞳孔散大,阵发性惊厥,锥体束征阳性等。患者可出现癫痫症状。
延脑受抑制;深度昏迷,去大脑性强直各种反射消失呼吸浅弱血压下降,瞳孔缩小。如此种状况历时较久,则患者不易恢复。如果脑组织长期处于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状态下,则可发生细胞坏死与液化,脑组织可萎缩。患者常有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精神失常或性格变异等表现。
þ 如何处理“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病史服用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大汗、烦躁不安时考虑低血糖昏迷。
及时拨打120求救。
平时监测血糖、定期复查。
(引用来源:海淀区卫生局)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
下一篇: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