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识钩虫一例
发表日期:2014-12-04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王沧海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
11月12日,消化科入住了1名77岁的男性湖北籍患者。患者间断黑便1年,再发2周,血红蛋白最低至57g/L,反复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抑酸、抗感染治疗有效,但停药后症状反复,5月前于当地三级甲等医院行胃镜、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家属于互联网上查到我院消化科综合实力强、口碑好,可以行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等特殊检查,遂至我院就诊。
患者住院后,查血红蛋白59g/L,完善胃镜:反流性食管炎(LA-A级)、胃底条状糜烂;肠镜:结肠毛细血管扩张,均不能解释反复消化道出血原因,考虑小肠出血可能性大。进一步行胶囊内镜检查:小肠寄生虫、钩虫、小肠粘膜慢性炎。
追问病史,患者久居湖北,长期务农,赤足下田,应用粪肥,存在钩虫易感因素。钩虫口囊咬附小肠黏膜绒毛,摄取血液、黏膜上皮、肠液为食,且每日更换咬附部位4至6次,并分泌抗凝物质,引起吸附口渗血。慢性失血导致了贫血。
至此,该隐匿性消化道出血原因明确——钩虫病。予补充造血原料、纠正贫血,阿苯达唑200mg/日*3天,患者于11月22日出院。
近年来,我院消化科在不断发展壮大,不但在北京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有越来越多的京外患者慕名而来,为更多的患者解决了实际问题,受到了业界的认同和患者的好评。
(其他作者:林琳) | | |
|
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京ICP备11039022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