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打手机会增加脑胶质瘤的发病率
——一项来自瑞典的纳入1498名患者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近期的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手机以及移动电话,可提高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使用无线电话超过 25 年,或者在 20 岁前就开始使用的人,患胶质瘤的风险要提高 3 倍之多。 研究的作者 Lennart Hardell 博士,是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教授,他在接受 Medscape 医疗新闻的访问中说道,“医生们应当知道这个消息,并且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注意告知他们预防措施。这些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免提功能,通话耳机或者采用短信替代通话等等。”这项研究发表在 10 月 28 日的《病理生理学》杂志上。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无线通讯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人们在无线频率电磁场(RF-EMF)中的暴露。当使用无线电话时,大脑受到 RF-EMF 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在通讯时放置电话一侧的大脑受到的辐射尤其之大。最新的研究是从两项组织病理学确认了恶性脑肿瘤的病例控制研究当中的数据合并而来的。第一项研究纳入了在 1997 到 2003 年内诊断恶性脑肿瘤的 20 到 80 岁不等的患者,第二项纳入的是 2007 到 2009 年诊断的 18 到 75 岁不等的患者。这些病例是从瑞典 6 个肿瘤中心收集而来。这些病例很好地进行了与正常对照组的匹配,对照组的人群是从瑞典人口注册中心随机抽取而来,两组间的性别、年龄保持着很好的一致性。所有的受试者都填写了一份问卷,是关于他们对于手机及无线电话的详细使用情况。分析数据总共包括了 1498 名恶性脑肿瘤的患者;平均年龄是 52 岁。大多数患者(92%)都诊断为胶质瘤,而只有超过一半的胶质瘤(50.3%)是最为恶性的形状细胞瘤 IV 级(多形细胞胶质瘤),同时也纳入了 3530 名对照,平均年龄是 54 岁。 分析表明,在进行了诊断、性别、社会经济因素、诊断时间等因素的校正后,发现使用超过 1 年手机或者无线电话的人患胶质瘤的风险明显增高。风险最高的是那些使用了手机超过 25 年的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患脑肿瘤的风险越高,风险比随着累积使用手机小时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胶质瘤最容易发生于使用手机的那一侧,即离手机越近,暴露于辐射越多,在颞叶患胶质瘤的风险越高。 研究进一步发现在 20 岁前开始使用手机的人更容易患胶质瘤,尽管这部分患者很少,但仍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发育中的大脑正像 Hardell 医生解释的那样,儿童和青少年暴露在 RF-EMF 中的频率更高,因为他们的颅骨较薄,大脑较小,以及大脑组织的传导性更高。大脑在 20 岁前仍在发育当中,在这之前它都处于相对脆弱的时期。 与其他类型的手机相比,使用 3G 手机似乎患癌风险更高,但这是基于一个短期的,以及病例数较少的研究结论基础上的。3G 的全球电子通讯系统手机可覆盖更广的微波信号,“理论上讲”导致生物反应的可能性更高。类似的生物反应,可包括活性氧的增加,而几篇文章都表示着它可能与癌症的发生相关。P53 基因也可能与此有关。 这项研究的完成度非常高(86% 的患者以及 87% 的对照都完成了实验过程),因此结果理论上不存在选择偏移的影响。Hardell 医生认为,这项最新的发现使我们确定了从无线手机中释放的 EF-EMF,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而国际药剂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此的定义以及目前对于辐射暴露的指南都“应当进行修订”。 根据 IARC 在 2013 年的汇报,对于手机与胶质瘤风险的关系描述得十分暧昧,只是表述了它们之间的可能关联。 许多研究都关注了无线电话的使用与脑肿瘤的关系,与 Hardell 医生相似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 但是在 2011 年《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 INTERPHONE 研究并没有发现无线电话与脑肿瘤之间相关性有力的证据。除此之外,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国际流行病学杂志》,2013)发现无线电话的使用并不增加英国中年女性群体中胶质瘤、脑膜瘤或者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风险。Hardell 医生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他说道,这不是一项严格的病例对照研究,因此在研究方法方面还可能会存在偏移,毕竟它只采用了一个时间点的信息。 宾夕法尼亚匹斯堡大学的 L. Dade Lunsford 教授指出,这项最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在手机使用以及脑肿瘤相关性方面的一些可能的证据,但是这个证据还并不是十分使人信服。他表明,一些病例特点可能没有被充分地考虑到,包括电离辐射以及家族史等等。同时这项研究也受到回忆偏移的影响,信息可能因患者得病后过于焦虑而导致错误。尽管这篇研究并没有重点关注肿瘤的部位,Lunsford 医生指出,世界上大约 90% 的人都是右利手,因此在接电话的时候也可能常用左耳进行接听,而右手进行书写和记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左侧患肿瘤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Lunsford 医生也指出,无论是胶质细胞还是施旺细胞都是惰性组织,因此受到诸如手机信号这种致癌因子的刺激作用就能癌变这一点,仍无法解释。如果手机就可以导致这种肿瘤,那么为什么患者不得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影响的鳞癌或者黑色素瘤?这些细胞是更容易分裂的细胞,从理论上转变为癌的几率更高。Lunsford 强调,尽管目前在手机使用与脑肿瘤的关联上有一些证据可以支持,但是手机不可能走出我们的生活,无线通讯技术同时也可以拯救生命。手机提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化中人民用于生活的安全网络。被手机拯救的生命是显而易见的,如急救电话,恶劣天气报警以及紧急提醒等等。因此不能因为它与脑肿瘤之间潜在的关联就废除手机,只是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 |
(荐稿:金锐) |
上一篇: 2014年安徽省卫计委发布了53种不建议输液治疗的门急诊常见病
下一篇: 正确认识“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