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我敬我业

山路迢迢,医心无间

——我院“万名医师下山村巡诊活动”记事二

发表日期:2015-08-26 来源:宣传中心 作者:曹翠峰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人阅读

8月18日下午4点,由医务处组织的第二批下乡村专家组一行6人抵达史家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过首批专家组的大旗,继续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护理部刘娟带队,专家组成员包括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沈光莉、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景玲、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亘瑷普通外科一病区主治医师杜德晓。在未来的两天,专家组成员分为两批,赴史家营乡政府、杨林水村、史家营村、青土涧村、柳林水村、鸳鸯水村等六处巡诊。

史家营乡原为北京市的主要煤矿产地,户籍人口曾达1万余。后因环境破坏严重,煤矿陆续关停,劳动力流失,人口锐减到2000余人。村里多为老人和小孩,医疗条件落后,有的村子甚至没有医生和卫生室。

听闻专家组要来,很多村民拄着拐杖,或由家人搀扶,走了很远的山路,早早在医疗服务站排队等候。

专家一到,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有的村诊室空间狭小,没有窗户和风扇,被村民团团围住的专家们没过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有的村没有诊室,专家们就自带凳子,让村民坐着,专家站着,开“露天诊所”;遇到阵雨时,就干脆邀请村民上车进行诊疗。

由于村民们文化水平较低、医疗需求多样,每位专家都化身为“全科医生”,一丝不苟,为村民们量血压、听诊、触诊,连比划带举例子,尽可能详细地为村民们进行解答,提出治疗方案,甚至把电话留给他们便于以后直接咨询。村民们万分感激,车开走了,还对着专家们招手表示感谢。

两天时间,第二批下乡专家组共诊疗村民195人次。

侧记:

慕名而来的“胖友”

家在史家营乡一位“胖友”,整日为自己300斤左右的体重发愁,通过这次专家巡诊,得知以腹腔镜胃旁路术为主要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肥胖。于是,在巡诊结束后,他专程跑到史家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专家,进一步就手术问题进行了咨询和了解,并交换了联系方式。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史家营乡原有很多煤矿,由于长期无序开采,经营管理粗放,造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易发,外加山路狭窄崎岖、弯道密集,危险系数很高。奔驰在山路上,随处可见废弃的煤矿、塌方的公路和从山上滚落的碎石。然而艰难凶险伴随着风景如画。史家营乡地处太行山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漫山攀爬的羊群,有只顾低头吃草的“拦路驴”,有热情地摇尾巴的小土狗,有令人“醉氧”的清新空气……为专家们的乡村巡诊增添了众多乐趣。

细节之处见拳拳孝心

在柳林水村卫生站,有位因脑部手术导致行动不便的老奶奶前来专家组咨询,老奶奶口齿不清,身旁的小男孩便充当翻译,向专家们陈述病情。攀谈中,得知小男孩是老奶奶的孙子,今年才九岁,一大早扶着奶奶走了50多分钟的山路来看病。专家们检查了老奶奶的身体,并进行了详细解答。

史家营村有位拄拐杖的老人,专家组搀扶老人坐下,并与之聊天,看到拄拐老人的拐杖很有特色,得知是老人的儿子自己雕刻的,也是为了让老人在村里留守的同时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体贴与关心。

山村人民生活条件艰苦,医疗资源贫乏,专家组成员深切感受到了村民们对医疗服务的渴求。希望我们微薄的力量,能够让他们从义诊中受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