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抗癌新模式—肿瘤生物免疫治疗

发表日期:2016-04-27 来源:介入治疗科 作者:刘瑞莹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人阅读

在这个肿瘤多发的年代,我们如何在治疗的同时将危害和风险降到最低?除了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我们科有幸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江铮教授来深入讲解一下这项抗癌新模式。

江教授就免疫治疗从免疫效应细胞、治疗方案、治疗流程及案例等多方面展开介绍。让我们详细了解到经常应用的比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DC与CIK混合培养诱导出来的细胞(DC—CIK)免疫效应细胞等各自的特点、适应症和疗效,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不同的效应细胞的略微差别。那么,病人也常常会问,这个治疗可不可以跟放化疗一起进行,如果同时进行疗效会不会打折扣?针对这个问题,江教授也给予解答。免疫疗法可以与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选择好时机还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对于临床的流程,依然是跟科里现在的一样,完善各种检查后抽取外周血50-100ml做分离培养,第10或14天开始输注,输血前输注。输注前后0.9%生理盐水冲管,肌肉或皮下注射西咪替丁或非那根,前15分钟20滴/分钟,无不适调至60-80滴/分钟。输注后可有发热,2-6h可缓解,如高热可用解热药,但禁用冰袋(体内产生变态反应,冰袋无效)。每次做培养都要抽50ml血这对身体情况本来就不太好的患者来说可能是种负担,听了我们这个困惑,江教授表示,现在已经有通过10ml外周血就可以做分离培养,相信以后这项技术也会日益普及,减轻患者的身体压力。

通过这次课,我对细胞免疫治疗癌症的认识又加深了。以前拿着细胞去给病人回输的时候手都不敢动,怕破坏细胞,现在知道原来输之前要摇一摇的(摇匀)。以后再遇到进行免疫治疗的病人也可以更加自信的讲解免疫治疗的机制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治疗结束后1月/3月/半年进行复查)等。相信这种安全性好,效果确切,有效率高,无明显毒副作用,不痛苦,适应性广的疗法真的就如英国的《每日邮报》所说,这种疗法是自化疗以来,癌症治疗领域取得的最大进步,并且有望在5年内取代化疗成为癌症“标准疗法”。

(荐稿:李苗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