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8455线路检测中心成功完成首例
应用心腔内三维超声零射线射频消融术
治疗房颤房扑

发表日期:2020-05-28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林涛 本页责编:左彦,曹翠峰
人阅读

1.jpg

2020年5月21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在心血管内科李广平主任的带领团队,在超声科刘勇主任团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首例应用心腔内三维超声零射线技术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李广平主任团队是北京最早独立使用三维技术开展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手术团队之一,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手术由团队核心技术骨干林涛副主任医师和超声科褚桐苇医生配合完成,这标志着世纪坛医院在心脏电生理治疗领域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进入了绿色高效,安全无忧的心脏电生理新时代,尤其是疫情期间通过ICE代替TEE作为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监测的重要工具,同时避免出现传统TEE在LAA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结果,手术安全性大大提升,这一新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为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福音。

近年来,心腔内三维超声技术(ICE)是国际心内介入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在心内导管介入的基础上,把腔内超声探头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结合心腔内三维标测技术对于用于复杂的心律失常的治疗。让医生得以在手术中清晰观察心脏内的特殊结构,实时监测心脏情况。被誉为潜入心脏的眼睛,术者可以慧眼识心,患者安全倍增。

该病例为男性59岁,患有尿毒症,规律接受透析治疗。术中不能采用传统X线指导下注射造影剂穿刺房间隔。为避免使用造影剂对残留的肾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通过心腔内超声影像指导避免X线辐射,顺利完成房颤消融手术。在手术中通过心内超声实时指引房间隔穿刺、监测心包积液和引导肺静脉隔离,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2.jpg

李广平主任和林涛副主任医师介绍这一技术时指出,心腔内超声结合心腔内三维标测技术进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主要指征包括:

1. 无法接受射线手术的孕妇、小儿、肿瘤、尿毒症,心肾功能不好患者,零射线穿间隔;

2. 替代经食道的超声心动检查指引左心耳封堵术、先心病封堵术、指导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时时监测心耳血栓,保障安全;

3. 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解剖标测,尤其是一些需要精准定位的特殊心律失常的治疗;

4. 心脏解剖异常或变异患者的实时解剖定位;

5. 消融术中监测和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并发症;

6. 替代经食道的超声心动检查指引左心耳封堵术、先心病封堵术、指导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

7.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治疗。

8455线路检测中心心血管内科瞄准国际前沿,聚焦患者需求,解除患者病痛,使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成功率、安全性方面有了更大提升,使包括心房颤动在内的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进入零射线的全三维时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更多患者的疾苦。

(荐稿:李广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