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下肢静脉曲张,你有误区吗?
一、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导致静脉扩张、迂曲。
二、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表现呢?
早期:表现以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感,伴有肢体沉重感,久站或午后感觉加重,在平卧、肢体抬高或穿弹力袜时减轻。部分患者也可无症状。
中期:表现为浅静脉的扩张、迂曲。
后期:可合并小腿下段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
三、常见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静脉“突出”一定是静脉“曲张”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腿上可以看到多条突起的“青筋”,这是静脉曲张吗?静脉曲张是指浅静脉的迂曲、扩张,它的扩张是由于静脉壁受力不均致使局部扩张,最终呈现出静脉的“歪歪扭扭”的扩张;而在一些人群中,可见到多条突出的边缘光滑的静脉,没有迂曲,这是由于这些人的皮下脂肪层较薄,在肢体下垂及散热使血管扩张时静脉尤其明显。因此,并非所有肢体上有静脉突出都属于静脉曲张,那些“歪歪扭扭”的扩张静脉才是真正的“曲张”静脉!
误区二:静脉曲张可以不需要治疗吗?
在人群中,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并不低,大于10%,但为什么真正到医院治疗会不到发病率的10%呢?这是人们对于其认识的另一个误区了,在发病人群中,大多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大家都觉得不过是“小小”的静脉曲张而已,应该不需要治疗,以至于静脉曲张进展到后期出现皮肤的营养障碍性改变甚至出现经久不愈的静脉性溃疡。静脉曲张出现早期症状时可以通过药物、穿弹力袜、避免久站久坐等方式来延缓其进展,当其进展到水肿(表现为晨起时水肿较轻,午后及傍晚水肿较重,行走时伴有小腿的酸胀感)及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时,通过药物无法缓解症状时,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病变血管。因此不要小看静脉曲张,它不仅会影响人的整体形象,也会影响正常生活,一旦发现有静脉曲张早期症状,一定要早期预防和治疗。
误区三:静脉曲张治疗还是传统剥脱手术吗?
大家对静脉曲张治疗的观念往往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结扎+剥脱手术中,大多数患者总是要等到静脉曲张到了后期才来医院治疗,问起原因都是因为害怕手术,这时候会使得其治疗周期延长。在大多数人眼中,总认为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只有传统的开刀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在腿上开个大口子,既创伤大又不美观,所以大家总是不愿意来医院看病。这是导致静脉曲张患者治疗率不高的最大原因,其实早在5、6年前,我国就引进了微创手术,依靠激光、射频以及硬化剂等治疗,使创伤小了,腿也更加“美观”了,只需“小小”的刀口解决“大大”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