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的故事

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
临检病理党支部 抗疫先锋勇担当

来源:宣传中心 本页责编:左彦,范晓 发布时间:2021-08-06 人阅读
字号:

临检病理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9名,预备党员1名,分为四个党小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检验病理党支部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支部人员不畏困难,勇挑重担,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核酸检测一线,搭建方舱实验室,援助小汤山医院和地坛医院……成为抗疫的排头兵,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

图片1.jpg

2020年3月,我院接到上级要求,需要迅速建设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由于受场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院内迅速调研并最终确定建设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方舱)的方案。作为国内首家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检验科主任张曼用极其专业的指导方案保证了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运行,并能够应对诸多挑战。

核酸检测的速度,就是与疫情赛跑的速度。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作为北京市具备核酸检测机构之一,检验科与设备处、采购处等各部门全力配合,建成了国内首个集成式方舱实验室。2020年5月19日,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启用。

未标题-1.jpg

6月中旬,北京“新发地”疫情突然爆发。为满足医院全员筛查检测顺利完成,医学检验科方舱团队在张曼主任、集成式方舱实验室负责人胡梅、组长刘娜的带领下,不断提升检测能力、生物安全防护能力、优化审核疑难样本结果报告规则及流程。在此期间,支部的各位党员、团员和骨干们积极响应北京市的号召,克服自身困难,实行“酒店和医院两点一线”封闭管理1个月,保证检测质量和安全。同时,与前来支援的上海志愿队一道,24小时昼夜不停地检测,承担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本院门诊、急诊、感染科、体检以及外检的全部检测任务,还对感染科及急诊手术患者的样本开通了特殊样本绿色通道,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累计检测32万余人份样本,为北京市疫情的有效防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我院方舱团队和上海支援队,也受到了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和我院院领导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得到了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北京市医管中心副主任吕一平的肯定。为了守护首都北京、抗击疫情,医学检验科先后外派杨添尹、雷婷、邹良强三名同志支援小汤山医院和北京市地坛医院。他们不仅专业技术过硬,更是勇于奉献、不畏艰险的检验科战士。每批支援的同志都是随着疫情好转,最后撤离的健康守护者。

未标题-2.jpg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老百姓的安危始终是医护人员最记挂的事情。春节期间,党支部工作人员坚守发热门诊,增加排班岗次,保证发热门诊检验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同志们轮流备班,24小时开通手机,随时应对紧急突发情况。

作为发热门诊的检验人员,需要和每位患者近距离接触,采集患者血液。当接到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通知后,紧急启动应急措施,及时更改工作流程,开辟待排查疑似患者专用的末梢血采集区;增加专门接诊疑似患者的工作岗位,保证实验室员工三级防护,并将所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杜绝交叉感染风险。在接诊疑似患者后,大家认真消毒样本采集区和生物安全柜,保证充足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保护每位患者和所有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此外,支部还有37名党员们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到居住社区(小区)报到,配合居住社区(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图片6.jpg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更好地为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服务,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号召,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人文科室建设、为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捐赠国语图书、参加医院第二次代表大会、相约守护互换体验等各项工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学术会议,结合检验专家的实战经验、解决临床实际困难,共筑抗击疫情的检验防线,众志成城携手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

2020年党支部获得8455线路检测中心“抗疫先锋集体”、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青年突击队”称号,3名同志被8455线路检测中心评为“2020年新冠病毒抗疫先锋”,和北京医学会“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