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行医路 边城颂党恩
——用仁心仁术播撒爱的种子
驼铃古道,浩浩北风,戈壁滩沙,嘶嘶马鸣。两千多年前,张骞带领着他的驼队在孤烟大漠中壮志西行,被《史记》誉为伟大的“凿空之旅”。两千多年后,有一支由北京三甲医院骨干医生组成的援疆、援藏、援蒙医疗“梦之队”,他们肩负着党组织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前赴后继,“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智”共举,用妙手丹心“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用仁心仁术把祖国的关爱送到边疆各族民众的心坎上。
援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8年3月13日凌晨,8455线路检测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达,作为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援疆医疗专家,踏上了奔赴和田的征程。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漫天的黄沙,落后的技术,急需就医的病人……这一切让他深切懂得了援疆的意义。
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适应后,陈达争分夺秒地开始了他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一系列工作:推进学科建设,将北京先进的管理及医疗理念带到和田,逐一对医院各学科进行调研,组织开设了西院区专家特色门诊,并协助建立了和田地区首家康复治疗中心,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是党员的品格底色。南疆地区前列腺癌的筛查工作比较落后,发现的患者基本已是晚期。为让和田的医疗与北京接轨,陈达自费从北京订购了前列腺穿刺设备,用于开展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精准穿刺活检。
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陈达为多名求医无门的艾滋病及梅毒患者进行救治并实施手术。此外,他还完成和田地区首例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等,填补了和田地区四项技术空白。
贯彻党中央“输血”到“造血”的援疆方针,陈达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每两周组织科室讲座,坚持每周大查房及专家门诊,经过不懈努力,和田医院科室医生基本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泌尿外科手术及微创技术,为当地医院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
作为一名党员,陈达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当地贫困居民结亲帮扶,开展大量义诊活动,受到当地居民的交口称赞。那一面面患者送来的锦旗是最真挚的褒奖。
产科医生王慧英是北京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员之一。在2020年援疆工作期间,她现场抢救极危重孕产妇8例,协助和田地区从死亡线上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12名,会诊疑难病人142人;带领专家团队到各区县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现场会诊,协助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及心肺复苏演练,制订高危孕产妇应急预案,撰写调研报告5份,提出建议和完善制度10项,开展技术创新7项。2020年也成为历年和田地区孕产妇死亡人数最少的一年。
自2005年至2021年,北京世纪坛医院先后共有10名同志参加了北京市援疆医疗任务。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北京援疆工作队在新疆驻地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开启援疆新篇章”演讲比赛,超声科援疆医生顾小宁题为《美好遇见,梦想绽放》的演讲获得了一等奖,援疆行医路,边城颂党恩。
援藏:谢谢北京来的“阿姆吉拉”
2013年5月的北京,已是春暖花开,遍地新绿,而在西藏这片雪域高原,反复无常的天气仍在肆虐,很多人还没有脱掉棉衣。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援藏医生王沧海,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工作已有近10个月了。
西藏自治区地广人稀,农牧区的老百姓到拉萨看病,往往需要奔波数小时甚至一天。为了方便农牧民,在完成科室日常医疗工作之余,送医送药下乡也成了北京援藏医疗队的工作之一。王沧海和援藏医疗队的同事一起,驱车数小时,先后到夺底乡、乃琼乡等地义诊。当地农牧民听说北京的医生要到村里来,早早等候在乡政府的院子里。医疗队一到达,就被农牧民团团围住,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写满了渴望和期待。
王沧海对咨询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腹泻的村民进行诊治,解答村民的疑问,并发放了雷尼替丁、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北京来的“阿姆吉拉”!“阿姆吉”就是医生,“拉”是藏语里表示尊称的敬语。
能得到当地患者的认可,王沧海心里阵阵感动。由于缺氧引起的胸闷气短,夜里需要吃丹参滴丸等不适瞬间消失殆尽。这一刻,她才深刻体会到,“我们援藏干部,缺氧不缺精神!”
了解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在胃镜、肠镜操作方面尚不熟练,对特殊部位病理标本的活检、内镜下治疗等工作尚不理想,王沧海对当地医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并为他们提供了电子版的内镜诊疗图谱,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
除了医院日常工作,医疗队还负责一百多位其他部门援藏干部的医疗保健。大家带着药品、提着氧气瓶跟着“上山下乡”,对7名人员进行救治,顺利完成八月雪顿节、市长论坛、北京住建委等部门的医疗保障工作。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是每一位援藏干部的座右铭。多年来,经过一批批援藏“英雄”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西藏自治区已累计419种大病、2413种中病不出自治区和城市就可得到与内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
自2007年以来,北京世纪坛医院已有副院长路明、消化内科王沧海、儿科龚小军、肾脏内科常文静、肾脏内科贾萌、重症医学科盛博,六名同志参加了北京市援藏医疗任务。他们不畏艰难,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将“大爱”播撒在了那片神圣的青藏高原。
援蒙:精准帮扶硕果累累
2020年6月,由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内科专家宋雨光、心内科专家赵博、关节外科专家艾笛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民医院院长杨立起的陪同下,来到八仙筒镇衙门营子村开展“健康服务基层行”义诊活动。
尽管天气炎热,但专家们依然耐心地接受群众咨询,认真细致地为他们量血压、听诊、问诊,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分析病情,为患者答疑解惑,提出专业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并免费发放药物。
自2009年奈曼旗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北京世纪坛医院对口帮扶医院以来,11年间,世纪坛医院共向受援医院派出15批医疗队,涵盖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骨外科、心内科、妇科、麻醉科、肿瘤科、超声科、眼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亲身示范带教、传授新技术、开展新手术,填补了奈曼旗医疗卫生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部分技术甚至具备了三级医院的先进水平。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造血”能力,11年间,世纪坛医院还接收奈曼旗人民医院进修人员200余人次,为受援医院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在各自岗位上都成为了院内的技术骨干乃至学科带头人。
乘“互联网+”的东风,京蒙两地还架起了远程会诊桥梁——诊断疑难病症,会诊远程影像,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旗县就可享受到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十一年间,北京世纪坛医院派驻专家累计完成诊次5.5万人次,开展手术519例,教学查房1009次,专题讲座176次,直接拉动奈曼旗人民医院18个相关科室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眼科、泌尿外科被评为通辽市级重点学科,实现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十三五”期间超声科、神经内科、检验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等学科综合实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实现“多点开花”,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通辽市各旗县医院综合实力的排头兵。
2016年,我院还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建立一对一支援帮扶关系,支援项目涵盖肿瘤专业、变态反应专业、营养科等,通过发挥我院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开展重点专科建设、派驻支援人员、骨干医师培训,帮助受援医院加强以人才、技术、学科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该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此外,内蒙古是花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地区。为帮助老百姓摆脱过敏性疾病的困扰,提升变态(过敏)反应疾病预防、科研和救治能力,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帮扶下,呼和浩特地区开展了过敏性疾病花粉监测、植被调研、流行病学调查、医生规范化培训等精准防控工作,今年7月,还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设立了变态(过敏)反应中心,在9个旗县区医院设立了变态(过敏)反应科,在全市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变态(过敏)反应门诊,建立呼和浩特市变态(过敏)反应“三级”防治体系,竭力为百姓驱除病苦。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落实党中央健康扶贫攻坚的征程上,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帮扶效果,致力于使受援医院达到“四个一流”: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
- 标签:
- 重症医学科
- 神经外科
- 泌尿外科
- 肿瘤内科
- 关节外科
- 妇科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眼科
- 重点学科
- 肾脏内科
- 超声科
- 王沧海
- 陈达
- 麻醉科
- 耳鼻喉科
- 儿科
- 产科
- 王慧英
- 宋雨光
- 龚小军
- 顾小宁
- 贾萌
- 张骞
- 妇科
- 过敏性疾病
- 肿瘤
- 呼吸
- 张骞
- 儿科
- 消化性溃疡
- 内科
- 艾笛
- 疑难病
- 赵博
- 胆囊
- 心肺复苏
- 胆囊炎
- 前列腺癌
- 消化
- 腹泻
- 胆
下一篇: 心系西藏 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