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重症医学科助力重症患者重返社会生活

——记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创重症康复亚专业之路

发表日期:2021-12-03 来源:重症医学科 作者:臧学峰 本页责编:王占荣,左彦
人阅读

伴随着重症医学学科的全面发展,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务人员越来越认识到重症医学的使命不仅仅是拯救患者生命,更要帮助危重患者重返社会,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对于从重症医学科大门走出的急危重症患者来说,用“过鬼门关”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患者的“起死回生”是医护人员的巨大努力和家属的期盼,但这些急危重症患者转出ICU后,不仅仅有躯体疾病的折磨,更有精神上的恐惧,甚至出现认知和心理障碍。在生理、认知和心理上新出现或加重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称为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甚至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ICU后综合征已开始逐渐被重症医学专家认识和关注。

图片1.jpg

产妇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合并坏死性筋膜炎,产科矫形外科重症医学科序惯接力,助患者重返健康生活。

护佑危重症患者生命,保证危重患者救治后期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是近年来危重症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急危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价值不仅在于完全干预疾病治疗的过程,更会促进患者危重状态恢复及后续功能康复,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让危重症患者以最好的状态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委员会重症医学与器官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在重症康复亚专业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科室80位医护人员,早在2018年就率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与护理部、临床营养科、临床药学部、康复针灸科中医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开展MDT多学科联合重症康复亚专业工作,成功让数千名危重症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图片2.jpg

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菌脑膜脑炎患者,继发衰、肾衰、休克呼吸衰竭,经急诊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齐心协力,患者重拾笑容。

在近期举办的重症医学与器官支持专业委员会年会中,重症医学科再次展现了科室在重症康复亚专业方面的成绩,2万5千名重症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医生通过线上观看了我们的汇报,引起了全国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医生的广泛关注。

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陈炜主任团队计划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永科院长团队一起,组织北京天坛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兰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顺义区医院等10余省30余家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团队,实施重症康复分层管理的体系、流程的建立及综合康复计划,并撰写我们中国自己的重症康复专家共识,引领我国重症医学重症康复亚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为重获新生的危重症患者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3.jpg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巨大脓肿、败血症患者,诱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DIC、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且继发罕见对称性周围坏疽,经全方位积极抢救及康复治疗,患者回归幸福生活。

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事业20年蓬勃发展,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深深地认识到,只有把控细节和落实关键措施,才能真正保证临床救治效果。重症康复理念贯穿危重症抢救的整个诊治过程,决定了危重症患者的长期预后,真正彰显了重症医护人员“为群众办实事”的高尚医疗品质和素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