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后多久可以下地、活动、康复?
俗话说“原装的总比置换的强,坚决不能换”,这句话在骨关节炎上是否适用呢?我们来看个病例:
2021年11月9日,我院关节外科收治一位远从外地慕名求医的患者,该患者双膝疼痛10余年,术前X线片提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明显,双膝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膑骨均有不同程度的严重的骨质增生,提示:双膝重度骨性关节炎。
该患者双下肢由于多年的骨磨损造成严重的畸形,行动困难。由于下肢的畸形改变,患者同样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如此迫切需要缓解疼痛、改善外形的患者,医疗团队根据该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谨慎的诊疗及相关项目检查。护理团队则运用快速康复理念所指导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宣教、康复指导、心理疏解。
术前X线片
经过系列检查,11月10日,姚琦主任及司庆华副主任医师团队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为患者行了“一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全程不使用止血带,减少血栓发生几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减少患者因放置引流造成的不适感,既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术后立即紧密衔接个体化康复方案。
术后X线片
术后X 线片提示:双膝间隙明显好转,假体位置好。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即可不用助行器行走。经查体,患者术后三天,双膝关节活动度已达到0度-120度,已可自理生活。双膝关节疼痛消失,双膝功能明显好转,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口的逐年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疾病,多由于关节磨损退化、年龄增大、肥胖或创伤而引发,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因而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软骨和软骨下骨磨损造成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形成“O”型腿或“X”型腿。患者从轻、中度间断隐痛开始至后期可出现关节绞索、活动受限增加,最终行动完全受限。而膝关节置换则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膝关节病变致顽固性疼痛、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置换假体组件采用Ti6Al4V材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经过手术,代替原有关节。
因此,面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整体评估下,尽早进行手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不断精进的手术技术及快速康复的指导理念下,关节外科实现了“早期下地,早期活动,早期康复”的目标,可极大减少患者术前的疼痛,减少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速度,患者不仅真实地感受到进步,且无形中促进了患者的自我肯定,提高其健康信念。功能康复锻炼与良好的心境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协同作用,建立患者康复的信心,为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带来福音。
上一篇: 医生眼中的4类“长寿运动”
下一篇: 安宫牛黄丸=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