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口”同声 冬奥有我
五棵松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球场馆之一,它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也许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奥运梦想,如果说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那么就让它在这个银装素裹的季节与梦盛开。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在这个冬天注定绽放与众不同的色彩,而作为冬奥志愿者的口腔四人组,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追随同一个梦想,相聚在此。
正式闭环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众所周知,口腔诊疗产生的气溶胶极易引起疫情的扩散。那么如何将口腔科搬到场馆来保障运动员的口腔安全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早在半年前,我们定制了一台意大利的牙椅,牙椅上专门的面屏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护,此外,我们还对废气和废水无害化排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安装了隔断门,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潜在疫情扩散的可能,另一方面又能保护运动员的隐私。诊室内还配备了空气净化器和紫外线消毒设备。在保障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疫情防控工作也是我们重中之重。物资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次冬奥保障中,大部分的物资选择了一次性产品,既方便又安全。在进入场馆之前我们反复进行牙椅设备功能测试,以保障冬奥工作有序开展。还对牙医室进行了空气培养、牙医室物表及物表核酸的采样,杜绝因环境和物品被污染引发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我们也进入了五棵松场馆进行了场馆路线熟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正确穿脱防护服、手卫生等的培训。
2022年1月23日,由4人组成的口腔医疗服务保障团队正式进入五棵松场馆,开启为期近1个半月的闭环医疗工作。这期间,我们也接诊了出现种种口腔问题的工作人员,包括正畸患者托槽脱落,冠周炎,根尖周炎,牙齿劈裂等等,都得了相应的处理。
2022年1月27日,从运动员进入场馆开始训练的那一天,意味着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做好准备随时救援,厚厚的防护服下包裹的是我们的热情。场馆的工作是漫长的,医疗站的工作就是等待救援,长时间的等待有时会让我们疲惫,因此在工作之余,我们也不忘运动,我们一起跳《一起向未来》,一起学习英语,场馆的工作人员在春节为我们送来了祝福和感谢信,医院、场馆的领导时时刻刻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2022年2月3日,国际冰球联合会牙医 TONY 、 JEAN LUCDION、 FRANCIS CLOUGH赴牙医站考察和交流,在此之前我们多次线上交流探讨口腔和颌面部损伤的处置方法,对于冰球受伤后处置与院内外伤的处置又有所不同,这方面,我们也缺乏经验,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重大考验。此次考察,我们经过多方的探讨达成一致意见。牙医 JEAN LUCDION、JEAN LUCDION多次强调,在我们保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迅速处置,保证运动员迅速回到比赛现场。于是,为了缩短就诊时间,我们又将所有物品分类放置,尽量放在最显眼的地方。针对场上可能出现的不同外伤处置流程进行反复模拟训练,国际冰联牙科专家对于我们的工作准备高度肯定。我们不断努力,愿为保障对象提供最优质的专业服务!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能有机会在家门口的国际盛会服务,做出一份贡献,是我们的荣幸。紧张有序的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时刻警醒自己做好防护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为运动员、为所有冬奥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冬奥有我们,精彩不断!
上一篇: 速度与激情的守护者
下一篇: 柔弱之肩担起生命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