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精彩不止在赛场
我之青春 守这盛世繁华
(一)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长于华夏。时隔14年的等待、历时6年的准备、怀着14亿民众的期待,北京冬奥会终于来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信念。虽然我们不能像运动健儿那样为国争光,但奥运的精彩远不止是在赛场,能作为医疗保障队的一员,参与奥运,为健儿保驾护航就是我的冬奥精彩。
在正式成为医疗志愿者前,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急救中心的培训及考核,院内组织的培训及线上学习,内容包括院前急救、担架转运、抢救设备的使用,以及冬奥知识、医学英语、冰球规则,时刻准备着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冬奥。
我的岗位是运动员医疗站,运动员医疗站处于运动员备战活动区,人流混杂,“保护自己、绝不能让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出现交叉感染是死命令”。因此每天的工作都是由消杀开始消杀结束,在工作中保证一人一消毒,确保消杀彻底。
运动员医疗站虽然不像FOP的同事们那样紧邻赛场,负责打头阵,但作为保障的大本营,需要时刻准备做好迎接转运下来运动员的急诊处置。2月3日,在美国与芬兰预赛大战时,观察到冰场上的异常,全站人员立即做好备战状态,医疗站主管指挥医护相互配合分工负责流调测温、初步检查、记录摄像、进一步治疗。在医疗官下达明确指示后,三分钟内,全部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穿戴完毕,等待运动员的到来。站内医务人员与队医密切配合,最大程度的避免运动员的二次损伤,999负责转运至CT车,多站点联合快速有效的进行治疗给药,减少运动员的痛苦。事后,美国队医及管理对本次的保障任务给予高度评价。
运动员医疗站规定赛前一小时开站,但往往我们都是9点准时到岗,护士负责消杀点物备好应急物品的后勤保障,医生负责查看药品及病历做好交班。与相对固定的开站时间相比,离馆的时间就十分弹性了,都是根据比赛安排而定,要在当日最后一次比赛结束后1小时后,才能撤离,回到酒店时大多都是凌晨1点以后。
进入闭环管理后,面对不同领域优秀的人,为了更好的完成保障工作,运动员医疗站全体表示“将会不断学习提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做好这份荣耀的工作。展现世纪坛医护人员的力量。”
(二)
FOP医疗站是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的急先锋,需要在赛场边时刻保持专注,第一时间发现场上的异常情况,并快速做好判断,及时做好伤员的救治工作。冰球赛事是频繁用身体对抗的比赛,作为北京世纪坛医院驻五棵松体育馆冰球赛场FOP保障队队员,需要更高的职业素养,快速判断,高效转运。同时,面对来自全球各国的镜头,要更加专业、标准,以十分饱满的热情,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医疗队伍的专业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为多次参加新冠肺炎的抗疫工作者,我们也承担着为大学生志愿者做好赛前培训的任务。
(三)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盛大场面,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无尽的震撼。2015年7月31日是北京冬奥申请成功的日子,这个日子我清晰的记得,申奥成功的当晚我跟小伙伴聊天说:“等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我一定要去现场,要去亲身感受冬奥,体验冬奥!”这个在当时被小伙伴当成玩笑的宣言,在我心里成了一个梦!
2022年对我来说是极其幸运且难忘的,我非常荣幸成了一名冬奥会志愿者,当然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去参加了开幕式现场,我感受到了双奥之城的魅力!七年前立下的Flag,梦想成真!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在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心潮澎湃的我,亲眼目睹了本次奥运会五环破冰而出的宏大场面。冰雪的消融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这台别出心裁的节目,完美契合了奥运会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理念,也充分体现了大国的格局与担当。开幕式的每一场节目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我们国家的自信,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看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我内心澎湃的心跳,感受我浑身流淌着的热血。感恩时代,不负韶华,身为中国人我自豪,我骄傲。
在冬奥会赛事期间,我是一名口腔医疗保障志愿者,为了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冬奥,我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培训,潜心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学习冰球赛事知识,与队友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根据工作需要,我成为五棵松冰球场馆牙医队的一名队员,入馆前根据保障的需要,对口腔所需物品进行统计准备,确保顺利开展诊疗的同时,节约物资,避免浪费。
由于口腔操作的特殊性,每接诊一位患者,必须严格按照一次性使用物品“一人一用一弃”,使用后按照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牙椅和治疗区所有接触面都仔细认真的擦拭并进行管路消毒!
每天自进场馆开始,我便带着一颗热情似火的心,饱满的工作状态,清点物品,擦拭台面,穿好防护服,时刻准备接诊,开启一天的工作!感恩时代,不负韶华,参加冬奥会是我无上的光荣,我保证自己一定不辱使命,一定圆满完成保障任务,不负医院所托,不负领导信任,时刻全力以赴展示世纪坛医务人员的风采!
上一篇: 严防死守冬奥后方阵地
下一篇: 速度与激情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