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爱”“医”路宽!
“虎年过年好”、“和您确认一下,您是某某吗”、“您做的是头颅MR平扫检查”、“请您把身上的金属硬币、铁器磁卡、手机手表钥匙链打火机等物品放置在检查室外的物品柜内,贵重物品请您妥善保管”、“您做过手术吗”、“感觉有什么不舒服来做磁共振检查”……虎年初四,磁共振室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以暖心的方式开始接诊第一位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室从2021年10月3日起开始施行“7×16小时”工作制度,在现有设备、医疗人员配置的条件下,克服诸多困难。到目前为止,不仅门诊和住院的检查时间较前明显缩短,而且在患者满意度方面仍然在不低于97%的水平。
磁共振室如何确保在接近满负荷、高通量检查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们有什么窍门吗?
先让我们一起回到2022年2月一天。当时机房当班的人员是李滨医生,刚刚完成一个老年男性患者的头颅MR检查。像往常一样,只要是老年人检查,无论是上还是下检查床,他都会搀扶老者并嘱咐道“您慢点,咱们走稳喽”。那天的老者还真有些特殊,在门口等待他检查结束的还有他老伴。两位老者的一双儿女定居在国外,每次都是两位老人一起住院、一起检查。每次来磁共振室检查,李滨医生都会关照两位老人在同一个机房检查。这次,在门口等待的老伴有些焦急,因为这位老年男性患者颅内有新发脑梗病灶,下肢力弱、走路向一侧倾斜。李大夫本不高的身材扶着老人也有些吃力,但是他努力保持好平衡,慢慢地、安全地将老者安置在轮椅上之后,再放心地和病房主管医生交代病情。患者与老伴在检查室门口却迟迟没有离开,一直等到李大夫与主管医生沟通完,笑着对李大夫说:“谢谢,每次都让您费心”、“我们是第一次变老,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也是第一次”、“真的感谢您每一次都像第一次那样负责”、“谢谢”……
每次有新人入职,这个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会一次次被提起。而且在磁共振室里有这样一个共识:医护人员不仅要有救死扶伤的仁术,更要有敬畏生命的仁心。只要我们穿着白大衣,就要体现医者待人“一致”的人文情怀——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那就是立德立人。
再次看到开头的那一幕,可能您也就能体会到“心中有爱”的问候和与人“共情”的温度。
所以,磁共振室在接近满负荷高通量检查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们的窍门之一是基于担当的人文情怀。
上一篇: “我等你回家!”
下一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发生在MR室的两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