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疫情哨兵”的日子

发表日期:2022-06-06 来源:工会 作者:巩知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111.jpg

2022年4月底以来,北京市发生本地不明来源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按市卫生健康委指示和市疾控中心安排,自5月12日起先后抽调北京市级新冠流调队伍78名队员参与此次疫情防控。

我院工会巩知与心外科陈兴华老师作为北京市市级流调队员第一批次第15组队员,于5月22日下午1点,接到通知即刻赶赴海淀区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大厦集合参与海淀区疫情处置工作。5月22日下午15:00,我们所在的第15组共计10人集合完毕,在卫生大厦地下一层会议厅进行2小时短暂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区疾控中心曹文栋老师安排任务,分组后与疾控中心唐老师一起开始工作,工作内容,根据大数据提供信息开始对病例流调报告进行数据补充,工作时间19:00至次日早8:00。5月23日暂时休息调整后,于当日下午转战至海区疾控中心西南华邑驻点,作为海淀疾控现场指导人员,协助现场采样组做风险点位排查及现场采样指导工作,主要负责佟家坟疫情链条处置。5月26日接到海淀区疾控中心通知,由于新出现的四拨子村疫情情况复杂需要增派人员协助处置,我们所在的第15组临危受命前往泰山饭店驻点执行任务,任务内容作为指挥部调度组指派、指导现场采样人员完成风险点位采样工作。当晚入住泰山酒店进入闭环管理,再次经过培训后,于 5月27日正式进入“5+N专班”。这次任务不同以往,以往工作以电话流调、撰写报告为主,但这次调度任务要求更高,要根据指挥部下达的采样任务,结合流调报告信息,判断采样任务的风险点位,出现场的人员数量,采样地点的采集范围、现场采集对象范围以及采样方式,出任务前还要提前联系点位对接人,了解采集点位现场情况等,还需解答现场人员遇到的问题。对调度人员的综合处置能力要求高,我和陈兴华老师因为不是疾控方面的专业人士,加紧补课,利用休息时间,一直关注海淀区疾控老师如何处理问题,并及时讨论学习记录,积累知识提高处置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5月31日我们组在立方庭大厦疫情处置中,经过与风险病例业务主管的电话询问,准确了解到病例平时工作的轨迹,精准地锁定了风险点位地下二层、G1、1-9层各层的垃圾存放处,避免了现场队员盲目采样,浪费人力物力。在与队员的电话通话中了解到垃圾存放地点所在的层还有一些保洁的工作间,这一细节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立刻下达保洁间以及保洁工作时使用的相关工具也要采样,并扩大采样的范围。当晚实验室报告立方庭大厦环境采样多出检测出阳性,当晚22:40区疾控中心下达对立方庭大厦全域进行采样以及消杀任务,大厦所有人员进行鼻、咽、抗原检测,并且统一转运至密接隔离点。按照以往规定,病例所在区域为地下一层,采样范围原则仅地下一层全层范围,如果仅按照地下一层采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病毒可能会造成整个立方庭大厦人员大面积感染。

整个支援任务持续了12天,执行24+8工作制(24小时主班+8小时辅助),此次工作先后辗转卫生大厦、海淀区疾控中心西南华邑驻点、海淀区疾控中心泰山饭店驻点。工作内容:开展病例流调、风险点位判定、现场处置、根据大数据完善流调报告和密接判定追踪、指挥调度现场采样等工作。工作涉及疫情链条:友谊社区、佟家坟、四拨子村、立方庭大厦、太平路。

我与陈兴华老师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任务,有效控制住疫情传播蔓延。由衷感谢北京市疾控中心老师、海淀区疾控中心老师、以及我们市级流调队15组的战友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

2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