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美新疆与“抗疫天使”并肩战斗
2022年春节假期,因为北京疫情的缘故,和父母、孩子分隔两处过年。2月8日晚上8点,终于等来了小区解封的消息,匆忙赶到父母家,短暂的相聚之后便返回自己家中,准备做次日出行的最后准备。2月9日,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2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即将飞往几千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
抵疆后,我立刻感受到了氛围浓厚的年味,还有西北真正寒冬的凛冽。人民广场上的冰雕、雄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纪念碑……都让我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已身处祖国西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即将在这里生活工作一年。我相信,此后的一年必将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2月13日,北京迎来了入冬后最大的一场降雪,朋友圈里对这场迟来的降雪表现了多形式的“欣喜”,晒出各种雪景,颐和园、故宫、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不同意境的古建筑雪景……我家的大小伙子也兴奋地在公园里踩雪、堆雪人。而我,在来到乌鲁木齐的第4天,已经视皑皑白雪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走在医院门前寂静的小路上,低矮的树枝上挂满小雪球,无人踩踏的积着厚雪的小路,湛蓝的天空,头顶每隔十分钟经过的飞机,时不时捏几个雪球,冻得通红的脸蛋和双手……眼前的雪景,美得那么朴素、那么广阔,让我不由地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对明天及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既充满了期冀,又夹杂着些许忐忑不安。
我挂职的单位是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是由自治区胸科医院和自治区传染病医院整合转隶而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培训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自治区结核病、艾滋病、布鲁氏杆菌病等定点诊断与治疗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一带一路”结核病防治联合培训中心首批培训基地,国家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医院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在新疆地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方面处于引领地位。医院主要承担全区常见传染病、特殊疑难传染病、地方病及各种不明原因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同时承担全区传染病规范化诊疗培训及督导工作。
作者作学术报告
在这种工作环境中,我和当地可爱的医护人员已经相处了5个月。他们在岗位中的默默付出,让我深切感受到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工作者的伟大。
作者指导工作
一、最美抗疫人
3月28日,乌鲁木齐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八附院立即组建队伍进入总院区参与救治。此后4、5、6三个月,均有病例出现,真可谓“每逢假日来一波疫情”。八附院进入抗疫治疗梯队的医护人员共有四十余名,经历3个月的艰苦抗疫奋战,新疆的病例在很短时间内清零。这其中,我亲身感受到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付出。
作者和同事们研讨业务
2020年1月,新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入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呼吸科一名普通的80后男医生张剑峰,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与科室其他同志密切配合,在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打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阻击战。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传染病专科医生,张剑峰深知疫情就是命令。他先后7次主动带队参加抗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奔波在每一个防控点之间;反复讨论病历、确定诊疗方案,时刻关注救治进度,为疫情防控工作和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我先上,我来操作”,是时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每每从病区出来时,看着滴着汗水的洗手衣,脸颊上的压痕、发白的手指,他总是一笑而过。就在前几天,我终于见到了这位最美抗疫人。张剑峰个头不高,言语不多,一见面,我们首先讨论的是他主管的一位病情复杂的高龄患者。他对于如何调整治疗、尽快让患者康复出院等问题侃侃而谈,丝毫没有显现出经历三个月抗疫工作、封闭隔离的疲惫和压抑。他一如继往地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日常医疗工作中,随时待命参加抗疫,张剑峰只是八附院医护人员中平凡的一员,在近三年的疫情救治工作中,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守护全疆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最美传染病防治人
新疆是全国传染病的高发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重要人畜共患病(如布鲁氏菌病等)都是危害全疆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农业生产效益。我们的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做出的贡献同样值得尊敬。
作者参加广播节目
八附院是全疆结核病治疗的定点医院,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结核患者就诊住院。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解决主要问题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患者出院后的后续监督服药和治疗效果的督查、随访,都需要医护人员长期不懈的跟踪坚持。常听医生说起,他们每季度都需要去各个地州市进行督导。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能自驾前往。路上艰苦的自然条件对人、车状况都是严峻的考验。一位结核病专家告诉我,她一看到丰田陆地巡洋舰就倍感亲切,当年就是靠着它才走遍了全疆的各个地州市,留下了难忘的足迹。到了当地,开展工作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的医护工作者都一一坚持下来,把这项工作做到了现在。回头看,正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使新疆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步下降,患者得到了规范有效的治疗,降低了疾病的传染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作学术报告
只有来到新疆,才能感受到它的壮美;只有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才能感受到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他们把自己最美的青春投身到这片辽阔热土的医疗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大地的传染病防治、全疆各族人民的健康卫生事业做出最可敬可佩的贡献!而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期待着能在无私奉献中提升能力,升华思想,不负韶华。
(作者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2批博士服务团新疆团成员、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上一篇: 我院血管外科冯亚平副主任出发援藏
下一篇: 精准帮扶助发展 凝心聚力惠民生